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执政官> 第15章 党争初现

第15章 党争初现(1/2)

淮安漕运巨案,犹如一块千斤巨石,轰然投入看似平静的朝堂深潭,激起的并非一致对外的浪花,而是潜藏在水底已久的暗流与漩涡。

     弹劾王琼、林俊的奏疏,并未因皇帝那“严办”二字而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

     都察院内部几位御史、给事中攻讦尤甚,指斥王、林二人“邀功心急”、“罗织构陷”、“不教而诛”,有违朝廷宽仁恤下之旨。

     细察之下,这些言辞激烈者,多出身南直隶、浙江等地,与淮安漕运利益网络或为同乡,或系同年,或有师生之谊。

     其反击,既为自保,亦为维护背后盘根错节的地域与利益共同体。

     与此同时,另一股声浪亦随之而起。

     多以北方籍贯或自诩清流的官员为主,他们上疏力挺皇帝与稽查组,盛赞陛下“明见万里”、“锐意革弊”,称颂王、林“不畏强御”、“为国锄奸”。

    更有人将漕运之弊直接归咎于“南人贪黩”,隐隐将矛头指向了以李东阳(虽为湖广人,然被视为南士领袖)为首的当权派系。

     朝堂之上,原本尚算统一的文官阵营,首次出现了泾渭分明的对立与攻讦。

     虽未公然树党,但南北之争、革新与守旧之歧见,已如寒冰下的裂隙,清晰可见。

     内阁值房,气氛沉滞。

    首辅刘健须发皤然,面容憔悴,望着案头堆积如山、观点迥异的奏本,长叹一声:“宾之,你看看…这成何体统!” 李东阳面色同样凝重。

    他身处风暴眼,境地微妙。

     身为次辅,维系朝局稳定乃分内之责,然其南方背景,又令他难免遭某些北官暗中非议。

     “元辅,”李东阳沉声道,“淮安之事,铁证如山,李蕙等人罪有应得,此点毋庸置疑。

    然王、林行事确乎刚猛过甚,不留转圜,致物议沸腾。

    而今更有人借机生事,煽动南北之争,此风绝不可长!” 刘健颔首:“正为此忧。

    当务之急,乃是从速结案,将首恶明正典刑,以安人心。

    同时,需遏制朝中相互攻讦之风,引导百官关注实务,而非内耗倾轧。

    ”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利益受损者岂肯束手?意图火中取栗者又怎会收手? 司礼监内,刘瑾冷眼旁观这纷乱局面,心下窃喜。

     文官内斗,正是他扩张权柄的天赐良机。

     他暗中授意亲近言官,一面继续弹劾王琼、林俊“专权跋扈”,一面又将火引向那些为李蕙鸣冤最力的南官,暗扣“结党营私”、“对抗清查”之帽,意在将水搅浑,趁机安插亲信,攫取权位。

     朱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风生水起,山海可平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清欢渡:味染人间 宗武世界,游历江湖 石器革命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 一剑照汗青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 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晚清三杰恩仇录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灵异中篇小说选 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 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 江湖逆主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我,刘协,三造大汉 在大唐苟活 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 玄黄问道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万人嫌走崩虐恋剧本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穿越当死侍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天阙归来 绣春雪刃 问道天外天 蓝月闪烁之时 古墓侠影之系统乾坤 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 大明养生小帝姬 解差传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闲话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