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籍隐现破局光(1/3)
帮助赵教授修复终端所获的50点积分,如同久旱甘霖,让步高峰的积分储备一跃至336点,距离目标更近一步。
然而,气核凝练的瓶颈依旧如同坚固的壁垒,横亘在他前行的道路上。
几次三番的尝试,除了消耗大量精神力和险些导致气核不稳外,几无寸进。
那种明明能感觉到气核内部还有压缩凝实的空间,却无力推动的滞涩感,让他颇感烦躁。
他知道,急躁是修炼大忌。
强行冲击,只会适得其反。
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获得关键的启发。
周一午后,步高峰如约来到历史学院档案楼。
与科技感十足的能源楼和图书馆不同,档案楼弥漫着一种岁月的沉淀感,空气里是旧纸张、羊皮卷和某种防虫药剂的混合气味,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307室是赵教授的私人研究室,里面堆满了各种古籍、手稿和古老的存储介质,显得有些凌乱,却又自成秩序。
赵教授对步高峰的到来表示欢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他引到一台专门用于处理古籍的高精度扫描仪前,指着一旁一摞泛黄、甚至有些残破的手稿说道:“这些是古祖星第三次科技跃迁前期,一些非主流学者关于‘以太旋涡说’、‘生命元气论’的私下手札和笔记副本。
里面有很多臆测和象征性描述,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清晰扫描,并初步识别、录入其中的文字和图形符号。
遇到无法识别的,做好标记。
”
“以太旋涡说”?“生命元气论”?步高峰心中一动,这些名词听起来就与他体内的能量息息相关。
他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赵教授,我会仔细处理。
”
工作开始了。
步高峰戴上专用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脆弱的手稿一页页放在扫描仪上。
扫描仪发出柔和的光线,将那些用古老墨水书写的、夹杂着奇怪符号和示意图的页面数字化。
他的气感在接触到这些古老手稿时,隐隐能感觉到上面残留的、极其微弱的岁月气息和书写者当年倾注的心力波动,但这并非能量,只是一种历史的沉淀。
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扫描后图像的识别和录入上。
这些手稿使用的语言是古祖星通用语的变体,夹杂着大量自创符号和隐喻。
步高峰需要结合上下文、图形以及自己从其他古祖星哲学着作中获取的知识,去猜测、推断其含义。
“……夫气者,充盈太虚,禀生之元也。
其动为风,其聚为形,其散为虚……”一段文字映入眼帘,步高峰一边录入,一边心中默念。
这描述,与他体内“气”之微粒操控空气、聚散无形的特性何其相似!只是古人用了一种更哲学化、更朴素的语言来表达。
另一页手稿上,绘制着一个复杂的人体经络图,但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图完全不同,上面标注着“丹田”、“紫府”、“泥丸”等位置,并有气流循环的箭头示意。
步高峰仔细看去,发现那气流循环的路径,与他自行摸索出的、让气核运转的简易路径,竟有五六分相似!只是古人描绘的路径更为复杂和精妙。
“难道古人早已发现了这种能量,并总结出了引导方法?”步高峰心中震撼。
但这些手稿显然只是零散的记录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