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潮迭起(1/3)
刘协独立于寝殿窗前,身后桌案上,那卷来自徐州的加密急报已被烛火燃尽,只余下一小撮灰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
刘备转向汝南。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历史的轨迹,在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影响下,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清晰可见的偏移。
按照他所知的“正史”,刘备此时应是被吕布击败后,被迫投奔曹操,蛰伏于许都,直至“衣带诏”事件爆发才借机脱离。
而现在,吕布因他提供的“狼骑强化方略”而实力稍涨,迫不及待地出手试探,结果却将刘备提前“逼”向了汝南!
汝南,黄巾余党刘辟、龚都盘踞之地,也是曹操控制力相对薄弱的区域。
刘备选择此地,绝非仓促败退,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转移。
他想干什么?摆脱曹操,另起炉灶?还是与某些势力达成了某种默契?
“刘玄德啊刘玄德,我倒是小觑了你的韧性,也低估了我这‘变量’带来的连锁反应。
”刘协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冰凉的木料触感让他头脑愈发清醒。
“影。
”他轻声唤道。
一道模糊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阴影中,仿佛本就与黑暗融为一体。
“陛下。
”
“关于刘备移师汝南,我们之前安插在徐州和小沛的眼线,为何未能提前预警其战略意图?”刘协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质询。
情报工作的滞后,在关键时刻可能是致命的。
影微微低头,语气带着请罪式的凝重:“属下失职。
我们的人主要精力集中于监控吕布军动向及曹操方的反应,对刘备军的关注层级不足。
且刘备此次行动极为隐秘,撤退序列井然,核心部队掩护家属、辎重,行动迅速,外围斥候清扫果断,显然早有预案。
我们安插在其军中的低级眼线,接触不到核心决策。
”
刘协默然。
这不完全是“影”的过错。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监视必须有侧重。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刘备此刻确实不具备如此强烈的独立性和行动力。
是他的介入,改变了力量对比,进而激发了刘备潜藏的主动性。
“此事不全怪你。
是我们的预判出了问题。
”刘协转过身,目光锐利,“从现在起,提升对刘备及其麾下核心将领(张飞、简雍、孙乾等)的监视优先级。
动用我们在汝南及周边郡县的所有资源,我要知道刘备进入汝南后的一举一动:他见了什么人,收了哪些豪强,与刘辟、龚都等黄巾余部是战是和,粮草从何而来,兵力如何扩张……事无巨细!”
“是!”影沉声应道,随即补充,“是否启动我们在汝南的‘暗子’?”所谓“暗子”,是靖安司早期布下的一些深度潜伏人员,平时绝不启用,只在关键时刻传递最重要情报。
刘协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必。
暗子动用风险极大,非到万不得已,不可暴露。
先依靠常规情报网络和外围探查。
另外,提醒我们的人,刘备身边可能有能人,行动务必谨慎,宁可一无所获,不可打草惊蛇。
”
“明白。
”
“还有,”刘协走到桌案旁,铺开一张简陋的舆图,手指点在汝南的位置,“分析一下,刘备若想在汝南立足,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最大的机遇又是什么?”
影上前一步,目光随着刘协的手指移动:“障碍有三。
其一,本地豪强与黄巾余部盘根错节,未必服膺刘备。
其二,汝南虽非曹操核心腹地,但亦在其势力范围内,曹操绝不会坐视刘备坐大。
其三,粮草、军械补给困难。
”
“机遇亦有。
其一,曹操正全力应对北方袁绍,无暇南顾,此乃刘备发展的最佳窗口期。
其二,汝南民风彪悍,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