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双星定策,羌匈入侵(1/3)
清晨早起的诸葛亮看着各地传来的战报,不由地想起之前乱入的【赢无翳】,眉头紧锁。
于是又召来昨夜秉烛长谈的刘基并沉声道:“伯温先生,亮夜观天象,这陇右、凉州之地,恐再生大变。
”
又叹了一口气:“听闻西羌大将军赢无翳,颇有雄主之风,观其行事,绝非以往散漫羌酋可比。
昔日北伐虽败羌兵,斩其元帅,然其根基在高原,元气未损。
”
“今赢无翳若整合诸部,其威胁远胜从前。
加之北地郡方向,匈奴骑兵亦可能趁虚而入,则金城、陇西、武都、天水、安定诸郡,皆暴露于兵锋之下,我军侧后危矣!”
刘伯温凝神静听,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片刻后,他目光湛然,开口道:“丞相所虑极是。
赢无翳此人,鹰顾狼视之徒,必不甘于偏安高原。
其势已成,不可纯以守御待之。
基有一计,名曰‘慑、间、缓’三策并行。
”
诸葛亮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
刘伯温从容道:“其一,慑之以威。
可请丞相修书一封与骠骑大将军徐骁,请其加大在凉州西境的巡防力度,做出我军与凉州军联合,欲主动出击高原之态势,令赢无翳投鼠忌器,不敢倾巢东进。
”
“其二,间之以谋。
羌部并非铁板一块,赢无翳以权术上位,内部必有不服者。
可遣熟知羌情之士,潜入高原,散播流言,离间西羌君臣,或可拖延其出兵速度。
”
“其三,缓之以利。
可暂时开放部分边境榷场,以茶盐布帛换取部分羌人首领暂时‘中立’,哪怕只能争取数月时间,待我主力解决关中魏军,再回头应对,则从容许多。
”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坚决:“此三策欲行有效,需得前线有人临机决断,统筹陇右、凉州协防之事。
基不才,愿亲往陇右,为丞相分忧,协调吴玠、吴璘、韩世忠诸将,并联络凉州牧,共御羌胡!”
诸葛亮闻言,深深看了刘伯温一眼,见他目光坚定,谋略深远,心中大为宽慰:“有伯温先生亲往,亮无忧矣!然陇右险地,先生安危至关重要。
”
他略一沉吟,高声道:“传薛礼将军!”
身着白袍、英姿勃发的薛礼应声而入。
“仁贵,伯温先生将亲赴陇右督师,协调诸军以防羌胡。
你武艺超群,沉稳干练,命你率本部精兵,随行保护先生,一切行事,听先生调遣!务必确保先生安全!”
薛仁贵抱拳,声如洪钟:“末将领命!必护得军师周全!”
刘伯温与薛仁贵当日便辞别诸葛亮,星夜兼程赶往陇右。
送走二人,诸葛亮心神稍定,感叹刘伯温六策六论足以定关中,扫西羌。
北地郡方面,守将费曜见汉军势大,竟行诈降之计,企图里应外合。
然魏延勇猛却非无谋,察觉费曜使者神色有异,将其扣下细问,寻得破绽。
参军檀道济闻之,献上一道“将计就计”与“离间计”相结合的连环策。
他让魏延假意接受费曜投降,却暗中将“费曜真心归顺,欲献北地郡”的消息,通过被捕的魏军细作“不小心”泄露给北地郡另一守将戴陵。
戴陵闻讯,惊疑不定,对费曜的忠诚产生极大怀疑,即便费曜后续派人再三解释是诈降,戴陵也半信半疑,怕其假戏真做,不敢全力配合。
就在魏军将帅互相猜忌之际,檀道济再出奇谋。
命王平与王镇恶挑选精锐,换上部分魏军衣甲,打着费曜的旗号,趁夜抵达北地郡城下,声称奉费将军令回城协防,有紧急军情禀报戴将军。
城上戴陵本就心疑,见“费曜部”突然返回,更是惊疑。
他于城头质问,王镇恶按照檀道济所教,言语间模棱两可,既像是接应,又像是另有隐情,更坐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