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首批飞剑问题多(1/3)
18首批飞剑问题多
就在李斯领导的炼器司,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大秦制式飞剑通用技术标准(第一版)》化作一道道冰冷严苛的公文,发往各相关衙门,搅得少府工匠们鸡飞狗跳、徐福真人熬夜画图眼圈发黑之际,北疆大营那边,蒙恬将军却以一种“土法上马”的实践精神,给了这套尚未经历实践检验的标准,一记响亮的……呃,或者说,是歪歪斜斜的回应。
蒙恬可等不及咸阳那边慢吞吞地凑齐“星辰砂”、“秘银”,再按照那复杂到令人发指的工艺流程去打造“标准飞剑”。
他麾下的仙武军团嗷嗷待哺,对那《御剑术体验版》里描述的“御剑飞行,瞬息千里”向往已久。
既然没有实体飞剑,那就先练着“意念御剑”嘛!反正炼体诀都能练出王二狗那样的扛鼎之力,意念驱动个虚无的飞剑,说不定也能成?
于是,在北疆大营宽阔的校场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成千上万的士卒,在军官的带领下,盘膝而坐(姿势比炼体诀时规范多了),闭目凝神,双手虚握,仿佛真的握着一柄无形的飞剑,按照《御剑术体验版》里那残缺不全的口诀,努力地“沟通”、“引导”、“御使”。
他们想象着飞剑的形态——严格按照李斯标准,长三尺三,重九斤九两,剑格处有清晰的玄鸟纹。
起初,自然是毫无动静。
但随着士卒们气血日益旺盛,精神力量似乎也真的在炼体诀的滋养下有所增长,加上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对“仙武”的狂热信仰,渐渐地,一些天赋异禀或者单纯是想象力丰富的士卒,开始感觉到了一些“异常”。
他们感觉到自己虚握的“手中”,似乎真的凝聚出了一点什么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与自己心意隐隐相连的“气”或者“力场”!
这一发现如同星火燎原,瞬间点燃了整个军营!
“我感应到了!我感应到我的飞剑了!”
“我的也是!虽然很轻,但真的存在!”
“快!试试让它飞起来!”
校场上空,开始出现一些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空气扭曲痕迹,如同夏日柏油路面上蒸腾的热浪,歪歪扭扭,时断时续。
偶尔有士卒过于激动,那“无形飞剑”“嗖”地一下蹿出去,却因为控制不力,直接撞在地上,扬起一小撮尘土,或者干脆就消散了。
尽管效果感人,但这无疑是零的突破!蒙恬大喜过望,立刻将“北疆军初步掌握意念御剑基础”作为重大成果,再次八百里加急奏报咸阳,并再次委婉地提出,希望朝廷能尽快配发“实体标准飞剑”,以便进行“实战测试”。
这份奏报,与李斯那边刚刚完成标准制定、正准备大干快上的报告,几乎同时摆上了嬴政的案头。
嬴政看着蒙恬奏报中描述的“无形飞剑”、“空气扭曲”、“初步掌握”等字眼,再对比李斯那厚厚一沓、事无巨细的《制式飞剑标准》及附件,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对北疆军的“主观能动性”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觉得蒙恬这帮糙汉子搞出来的东西,实在有点…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