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保温杯煲仔饭与广场舞厨神:备赛奇遇记(2/3)
举着锅铲站在广场舞队伍前排。
周小雨赶紧接通,屏幕里瞬间传来震天的《最炫民族风》:“小李老师!你那腊肠切太厚了!”大妈举着把剪刀对着镜头,背景里十几个阿姨正围着石桌切腊味,“我们广场舞队发明了‘剪刀切腊味法’,不用案板,直接剪成片,还能边切边跳!”
弹幕笑得刷屏:“这是厨神还是舞神?”“求阿姨出同步教学!”“建议直接组队上综艺!”张桂芬大妈突然举起个不锈钢保温杯,得意地晃了晃:“昨天用你教的方法改了个煲仔饭神器!”她打开杯盖,里面赫然是分层的米饭和腊味,“早上六点焖的,现在还热乎,跳完舞开盖就能吃,锅巴脆得硌牙!”
【细节提醒】李伟凑到镜头前,对着保温杯拍了张特写:“张大妈这发明绝了!保温杯做煲仔饭秘诀有三:第一,米要提前泡20分钟,加水量比平时少一勺,防止煮烂;第二,腊味用微波炉高火叮10秒,逼出油脂再放进去;第三,盖紧盖子后倒过来放,利用重力让油脂渗进米饭,出锅绝对油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亦舟已经把瓦煲架在煤炉上,火苗舔着煲底发出滋滋声。
他往锅里撒了把姜丝,腊味入锅的瞬间腾起白雾,香气顺着门缝飘出去,引得路过的小学生扒着玻璃往里看。
“正统做法讲究‘三段火候’,”他用筷子扒拉着腊味,“先大火煮至米汤冒泡,再转中火焖10分钟,最后小火逼出锅巴——火候差一秒,锅巴要么夹生要么焦黑。
”
【细节提醒】“判断米饭熟没熟有个窍门,”沈亦舟掀起煲盖,蒸汽氤氲中露出晶莹的米粒,“用筷子戳一下,能轻松穿透且没有白芯,就说明可以铺腊味了。
铺的时候要留空隙,让蒸汽循环,这样每片腊肠都能受热均匀。
最后淋一勺生抽和香油,焖3分钟再关火,千万别开盖,焖5分钟让香味回流。
”
正说着,外卖小哥突然指着手机喊:“李老师快看!老赵又来捣乱了!”屏幕上,“美食评论家老赵”发了条带图评论,照片里是李伟昨天用微波炉做的煲仔饭,配文:“用饭盒做的也配叫煲仔饭?节目组要是允许这种糊弄人的做法,我当场退赛!”下面跟着几十个附和的评论,还有人刷“支持老赵,抵制邪修厨艺”。
周小雨气得脸通红,刚要拉黑对方,李伟却拿起个保温杯递给沈亦舟:“沈师傅,敢不敢赌一把?咱俩同时做煲仔饭,让粉丝投票!”他往饭盒里打了个鸡蛋,“我这版加个‘流心蛋’,打工人最爱!”沈亦舟盯着保温杯看了三秒,突然抓起块腊鸭塞进嘴里:“赌就赌!但输的人要帮对方洗一个月碗!”
直播间瞬间涌入十万观众,弹幕刷成了瀑布。
李伟把饭盒放进微波炉,设置好时间后,突然想起什么,往里面撒了把方便面调料包:“偷偷加个buff!这调料包的咸香能中和腊味的油腻,打工人专属秘方!”沈亦舟则慢悠悠地往瓦煲里铺榄角,还摆了个好看的图案:“正统菜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这叫‘色香味俱全’。
”
等待的间隙,周小雨翻出粉丝发来的“邪修煲仔饭案例”,笑得直不起腰:
外卖小哥阿杰发了段视频:骑电动车送餐时,把保温杯挂在车把上,颠簸中油脂均匀渗进米饭,配文:“送完三单饭就熟了,客户还以为我带了专业厨具!”
大学生小琳晒出宿舍杰作:用保温杯焖饭,上面架着个小台灯加热,配文:“宿管阿姨查房时,我谎称是保温杯泡枸杞,成功蒙混过关!”
夜班护士小陈展示了急救箱版煲仔饭:用消毒盒当容器,酒精炉加热,配文:“夜班饿了随时做,同事们都抢着吃,护士长说要批量采购保温杯!”
“时间到!”两人同时揭开盖子。
沈亦舟的瓦煲里,米饭粒粒分明,锅巴金黄酥脆,腊味油光锃亮;李伟的保温杯里,米饭虽然没有锅巴,但流心蛋戳破的瞬间,蛋黄混着腊味油脂流进米饭,香气一点不输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