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名之尸(1/3)
驿馆的书房内,烛火通明,将窗外连绵的秋雨声稍稍隔绝在外。
狄仁杰已换下微湿的披风,坐在书案后,手中捧着一杯热茶,氤氲的热气稍稍驱散了雨夜带来的寒意。
但他眉头微蹙,目光并未停留在茶水上,而是凝望着虚空,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面上轻轻敲击着。
孙敬之安静地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将方才记录现场情况的纸笔收好。
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具青紫色尸体的可怖模样,以及恩师在现场那番抽丝剥茧的分析。
他心中既感钦佩,又觉自身学识浅薄,竟看不出那许多关窍。
“敬之。
”狄仁杰忽然开口。
“学生在。
”孙敬之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应答。
“依你之见,查明死者身份,当从何处着手最为紧要?”狄仁杰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转向了学生,带着考较的意味。
孙敬之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恩师方才已命崔县令绘制人像,张贴告示,询查失踪报案,此乃正途。
若能有人认出,自是最好。
若不能…或可从其随身物品细查?虽衣物破烂,或许内衬、鞋袜等物能暗藏线索?再或者,请经验丰富的仵作再行细验,或能发现体貌特征之异处。
”
狄仁杰微微颔首:“所言不错,皆是常法。
然此案非常案,死者衣着乃伪装,随身并无长物,可见凶手或其同党心思缜密,刻意抹去了直接表明身份的证据。
故而,常规之法或恐见效甚微。
”
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继续道:“此人双手并非劳力者,却扮作流民,活动于鬼市之侧。
其毒发身亡,现场又有故作玄虚之符咒瓦罐。
此间矛盾重重。
依老夫看,查明他是谁,并非仅为知晓一个姓名,而是要弄明白,他为何要扮作此人?为何会出现在此地?又因何招来杀身之祸?解答了这些,方才能真正触及此案核心。
”
孙敬之恍然大悟:“恩师之意,是要知其所以然,而非知其然。
学生受教。
”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随从禀报:“阁老,万年县崔县令派人送来初步回报。
”
“让他进来。
”
一名万年县的书吏躬身入内,呈上一份文书:“禀阁老,县尊命小人前来回话。
死者人像已连夜绘就,摹印数十份,天明即刻张贴于各城门及一百三十二坊公告栏。
亦已派人询问鬼市左近住户及更夫,目前尚无人在近期见过与死者面貌相似、或行迹特别可疑之人。
”
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狄仁杰接过文书,迅速浏览着关于失踪人口的核查部分。
洛阳人口百万,每日里走失、失踪者不在少数,但经核对,近三日内报备的失踪人口中,并无与死者年龄、相貌特征相符者。
“县尊已加派人手,扩大查问范围,并将死者特征通告城中各旅舍、驿馆及茶楼酒肆。
”书吏补充道。
“嗯,知道了。
回复崔县令,此事需加紧去办,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狄仁杰语气平淡,听不出失望。
“是。
”书吏行礼退下。
书房内再次恢复安静。
孙敬之忍不住道:“恩师,若无人认得,这死者身份岂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