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帝国沦陷(1/3)
当帝都民间收到函谷关惨败、青龙王和皇后战死殉国,以及白虎国边关百万大军突破函谷关,占领雍州梁州,进而剑指豫州和徐州的军报时。
青龙城瞬间被死亡的阴霾笼罩,紧接着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负责监国的左相李鸿章对外宣称抱病,闭门不出。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位左相已经在私底下悄悄收拾起金银细软,准备逃离。
没几天,谭思国派人前往李府请他上朝商议国事,却发现李府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相府。
随着这位朝廷一品大员出逃的消息传开,谭思国的案桌上瞬间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病假条子,帝都近乎五分之四的官员竟都选择了集体告假。
这些官员像是事先约好了一样,都在深夜时分,带着妻儿老小以及家中财产,偷偷地离开了帝都,只留下一片死寂的府邸和无尽的猜测。
好在还有剩下五分之一心怀家国信仰的官员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在谭思国的带领下竭尽全力稳住朝政,使得整个青龙国勉强维持着艰难的统治局面,不至于让百姓陷入无政府的恐慌之中,从而引发暴乱。
然而,官员的逃离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商人们也纷纷开始逃离帝都。
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巨大马车在城门口拥堵不堪,人们的呼喊声、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
谭思国得知后,立刻带兵拦下了这些马车,经过艰难的协商,只允许商人们带走金银财物以及少量的食物。
毕竟,城中的老百姓还需要这些物资来维持生计,以应对来势汹汹的白虎大军。
在这乱世之中,每一点物资都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存亡。
当姒权等人回到帝都时,整座城市除了底层百姓因无处可去而留在此处,几乎已经看不到多少商人和官员的身影。
这座曾经繁华热闹、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如今变得冷冷清清,萧条至极。
走在路上的人们神色木然,眼神空洞,看不到一丝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经提前预知了帝国的末日。
但这样的萧条仅仅持续了两周,因为陆陆续续从西边来了许多灾民。
他们都是不愿被白虎国奴役的梁雍两州的百姓,有的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有的推着破旧的三轮车,车上堆满了简单的行囊;有的甚至徒步前行,脚步蹒跚却又坚定。
他们都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朝着帝都的方向赶来,像是在黑暗中寻找最后一丝光明。
很快,整个帝都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以前还要喧闹几分。
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表象之下,每个人的眼神都是空洞无神的,内心看不到任何希望。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白虎军的进攻是迟早的事,帝国的灭亡已然进入倒计时。
他们就像待宰的羔羊,在恐惧和绝望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此刻正是此城危急存亡之秋。
青龙国上下几乎每个人都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肆意挥霍着生活,他们深知自己迟早会沦为白虎国的奴隶,到那时,他们将丧失人权,成为最为卑贱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