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3/3)
离,侥幸逃脱。
本欲南下投奔刘荆州,不想在此得遇蔡将军。
贾诩叹息叙述来龙去脉。
先生谋略过人,主公得此臂助必将如虎添翼!蔡瑁欣喜若狂,奉为上宾。
贾诩开口询问:“听说曹烁带兵南下来挑战将军,不知将军准备怎么应对?”
“他主动出城南下,正合我心意!”蔡瑁抿了口酒,神情傲然,“正好让我趁机歼灭那两万曹军,顺势收复宛城。
”
“看来蔡将军是胜券在握了?”贾诩目光微动,似有深意。
蔡瑁察觉他话中有话,反问:“文和先生莫非觉得本将连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都对付不了?”
“当然不是。
”贾诩先是奉承,“蔡将军身经百战,是当世名将,曹烁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辈,论带兵怎能与您相比。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曹烁虽缺乏经验,但他手下的曹军将领勇猛、士兵精锐,若硬碰硬交锋,即便将军能胜,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
蔡瑁脸色微变,傲气稍敛。
“先生说得有理,可若不正面交战,本将该如何取胜?”他眉头紧锁。
贾诩捋着胡须,含笑说道:“老夫有一计,可让将军不费吹灰之力重创曹烁。
”
蔡瑁顿时来了精神,急忙请教。
贾诩从容不迫地将计策娓娓道来。
听完后,蔡瑁连声赞叹:“文和先生不愧‘毒士’之名,这计策当真狠辣!”这个称号并不光彩,贾诩略显尴尬。
蔡瑁见状,话锋一转为他解围:“曹烁残暴无道,害得张绣满门被杀,先生此计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为故主**!”
贾诩顺势点头:“张将军满门遭屠,老夫此计虽狠,确有为他雪恨之意。
”
“好!就依先生之计。
”蔡瑁拍案而起,高声下令:“全军立即拔营,沿途丢弃盔甲兵器,佯装溃退撤往博望坡!”
当夜,三万荆州军连夜南撤,大量辎重被遗弃在撤退途中。
(……)
三日后。
宛城以南,博望坡。
夕阳似血,染红天际。
蔡瑀按剑立于山巅,目光如炬,望向北方。
旌旗猎猎,烟尘滚滚,大军向南奔涌而来。
探马飞驰而至,高声禀报:“蔡将军,曹烁亲率两万曹军,距博望坡仅七里之遥!”
蔡瑀嘴角微扬,侧首看向身旁的贾诩:“先生神机妙算,曹烁果然年少轻狂,中了诱敌之策。
”
贾诩轻抚长须,淡淡道:“此子天赋卓绝,若待日后,必成劲敌。
可惜,他如今锋芒太露,见我军佯败,便以为胜券在握,穷追不舍。
”
蔡瑀大笑,扬手下令:“全军备战,待我令旗一挥,即刻火烧博望!”
密林深处,荆州兵士隐伏其中,火把高举,只待**之令。
蔡瑀志得意满,凝望北方,静候曹烁自投罗网。
——
博望坡以北。
两万曹军如潮水般向前推进。
曹烁忽然拉住缰绳,火龙驹长嘶一声,骤然停步。
他挥鞭指向远处:“子孝叔父,前方何地?”
曹仁极目远眺,答道:“前方乃博望坡。
”
博望坡!
三字入耳,曹烁眸中寒光一闪。
“原来如此……”
他冷笑一声,厉声喝道:“全军停止追击!”
号令一出,滚滚铁流戛然而止。
曹仁皱眉急问:“司空,荆州军近在眼前,为何突然停兵?”
曹烁目光冷峻:“再追下去,便是自投罗网。
”
曹仁愕然。
曹烁眼珠微动,沉声下令:带蔡中上前。
不多时,被俘的蔡中被白袍军拖至马前。
蔡中,你可愿降?曹烁冷声质问。
蔡中浑身一颤,慌忙叩首:末将愿效忠曹司空,求司空开恩。
喜欢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请大家收藏:()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