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龙兴之地(1/3)
随着季节由夏入秋,暑气渐消,好不凉爽,而自从上次天幕显现后,又过了数月。
然而,对于暂代辅政之权的晋王李景而言,这几个月的日子,却过得比三伏天还要煎熬。
白天里,他坐于东宫文华殿。
左手边,是内阁大学士、太傅张敬居为首的文官集团。
他们就某地的一项税收改制,能从《周礼》辩论到《国朝会典》,言语交锋间,每一个字眼都藏着利益的博弈与政治的算计。
右手边,则是以兵部尚书为首的武将勋贵。
他们对繁文缛节嗤之以鼻,张口便是边关军情、粮草调拨,动辄拍案而起,声若洪钟,让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
李景夹在中间,如同一尊被架在火上烤的泥塑菩萨,他不仅要听懂这些老狐狸的言外之意,做出相对公允的裁决,更要时刻提防着某些别有用心的试探。
这对于只想修仙,对权谋之术毫无兴趣的李景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精神折磨。
夜幕降临,他堪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宫。
可即便是这短暂的休憩也并不安宁,每当他盘膝而坐,运转修持法诀时,白日里那些纷繁复杂的事情和勾心斗角的面孔,竟化作心魔,不断侵扰他的道心。
然而,出乎李景意料的是,正是在这般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之下,他那停滞许久的修为瓶颈,竟隐隐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仿佛一块顽铁,在千锤百炼的锻打之下,即将淬炼出钢锋。
“炼心……原来这凡俗朝堂,竟也是一处绝佳的炼心之地。
”李景于深夜中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距离感气境中期,只差临门一脚。
而突破所需的关键丹药——露华丹,其主药材凝露花,也即将在他亲手开辟的“菜地”中成熟。
此事,成了他近来于烦闷政务之外,唯一的慰藉与期盼。
东宫的后院,有一片原本荒废的角落。
李景入主东宫后,以“不忘农本,聊以自省”为由,向宫内申请,将这片土地开辟了出来。
宫人们只当这位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王爷是习惯使然,并未多想,反而对其质朴的品性大加赞赏。
这一日,晨光微熹。
李景正挽着袖口与裤腿,小心翼翼地侍弄着他的这片“菜园”。
从表面上看,这片不过两亩的土地与寻常农家菜圃并无二致。
长势喜人的白菜、萝卜,青翠欲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藤蔓攀爬,生机勃勃,但这一切,都是他用来掩人耳目的幌子。
每隔一些果蔬,便总有一些小块区域,而毫不起眼的灵药就种植此间,这些,才是他真正的宝贝。
正当李景手法娴熟地为一株凝露花灌注灵气时,身后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总管那略带恭敬的通报:“陛下驾到——”
李景悄然收手,面上却不动声色,连忙起身掸了掸手上的泥土,转身行礼:“孙儿参见皇爷爷。
”
仁宗皇帝今日并未穿戴龙袍,而是一身寻常的明黄色常服,他摆了摆手,示意李景免礼,目光饶有兴致地落在了这片生机盎然的菜园子上。
“景儿,你如今贵为辅政亲王,日理万机,何苦还要亲手做这些农桑之事?交给下面人打理便是。
”
李晟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但眼神却在细细观察着自己这位侄孙的神情。
李景微微躬身,“回皇爷爷,孙儿出身于田垄之间,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
话语间神态诚恳地看向皇帝,“如今孙儿身居高位,更不敢忘本,每日里侍弄这些庄稼,闻一闻泥土的气息,便能让孙儿时刻保持清醒,不至于被这宫中的富贵繁华迷了眼。
”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谦逊,又暗合了儒家重农固本的至理。
“好,不忘本,方能行得远!我李氏子孙,能有你这般心性,朕心甚慰!”李晟听罢龙颜大悦,抚掌而笑。
他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