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灰烬的重量(三)(3/3)
地阻止……可惜,生活没有如果。
一名医生从抢救室出来,表情严肃:“孩子洗了胃,情况暂时稳定了,但毒素对肝肾造成了损伤,需要密切观察。
你们谁是林静?我们需要知道具体是什么毒物,以便针对性治疗。
”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被两名警察看守着的林静。
她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像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是老鼠药,掺在汤里。
主要给他们一家三口的碗里。
”她指了指林浩和他的妻儿。
“你他妈真是个毒妇!”林浩又要冲上去,被警察拦住。
“为什么?”一直沉默的王志刚终于抬起头,红着眼睛,嘶哑地问林静,“为什么连孩子都不放过?他是无辜的啊!”
林静缓缓转过头,看着丈夫,那双曾经充满温情的眼睛此刻只剩下冰冷的灰烬。
“无辜?”她轻轻重复着这个词,像是听到了一个可笑的笑话,“在这个家里,有谁是无辜的?当他的父亲咒骂爷爷奶奶‘该死’的时候,他在旁边笑。
当他的母亲冷眼旁观一切的时候,他在心安理得地享受。
这个家从根子上就烂了,烂掉的东西,会长出什么好果子吗?”
她的逻辑扭曲而偏激,却带着一种自洽的绝望。
“我只是想彻底结束这种不公。
既然无法干净地活,那就一起肮脏地死。
孩子……只能怪他投错了胎,生在了这样一个家庭。
”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不寒而栗。
连警察都皱紧了眉头,他们见过太多犯罪,但这种源于家庭长期压抑、最终导向无差别毁灭的案例,总是格外令人沉重。
警方对林静的审讯进行得很顺利,她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动机、经过描述得清晰冷静。
同时,警方也走访了邻居、亲戚,逐渐拼凑出这个家庭长期以来的矛盾图景:林静的任劳任怨,林浩的冷漠自私,父母的偏袒懦弱,以及那次成为导火索的“平分遗嘱”。
案件被移交检察机关。
消息很快在小城里传开,“赡养纠纷引发投毒灭门”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闻。
人们唏嘘感叹,谴责林静的残忍,也指责林浩的不孝,更同情那个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无辜孩子。
医院的病房里,林浩的儿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小小的身体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心理上的阴影更是难以估量。
林浩和妻子守在病床前,曾经的物质优越感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不堪一击,只剩下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茫然。
那套他们曾斤斤计较的老宅,此刻显得如此讽刺和微不足道。
王志刚去医院探望过一次,隔着病房门的玻璃,看着里面曾经是一家人、如今却隔着血海深仇的景象,他最终没有进去。
他默默地收拾了家里的东西,搬离了那栋充满了痛苦记忆的老楼。
这个家,已经散了。
而林静,穿着看守所的号服,坐在冰冷的房间里。
窗外偶尔有鸟飞过,她却感觉不到任何生机。
她的内心一片荒芜,没有后悔,也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彻底的虚无。
她用自己的方式“惩罚”了不公,却也亲手摧毁了所剩无几的一切,包括她自己。
喜欢一章一个人性小故事请大家收藏:()一章一个人性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