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土法造雷(1/3)
北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作坊破旧的窗纸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有人在外面摇着碎铁片。
王卫国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看着赵老栓把一块磨盘大的青石搬到土炕上——这土炕是特意砌的,烧得滚烫,能让石头里的潮气慢慢散掉,“石雷要是带潮气,炸不响是小事,炸手里就麻烦了。
”老人的烟袋锅在炕沿上磕了磕,火星溅在青砖地上,瞬间就灭了。
作坊原是村里的碾房,鬼子“扫荡”时把碾子拆了运去修炮楼,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土坯房。
墙角堆着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都是赵老栓带着人从山里挑来的,个个质地坚硬,没有裂纹;另一边码着几麻袋硝石,泛着白花花的碱霜,是从老墙根和厕所墙土里熬出来的;还有一捆捆用麻纸包着的硫磺,散发着刺鼻的怪味,据说是用鸡蛋从伪军手里换来的。
“看好了,第一步,选石头。
”赵老栓拿起一把凿子,在青石上敲了敲,“咚”的一声闷响,震得窗纸又抖了抖。
“不能选太脆的,一炸就成粉末;也不能太硬,凿不动。
就得这种‘金*砂’,炸开来能崩成二三十块碎片,够鬼子喝一壶的。
”
王卫国和孙大牛蹲在旁边,看得大气不敢出。
孙大牛手里还攥着早上没吃完的窝头,此刻早忘了饿,眼睛瞪得像铜铃:“叔,这石头真能炸飞鬼子?”
“不光能炸飞,还能让他们不敢走夜路。
”赵老栓的眼神沉了沉,烟袋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去年俺家三小子,就是被鬼子的马队踩断了腿,躺了三个月,还是没熬过去……”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拿起凿子,对准青石的中心位置,“凿孔得直,深*寸,直径*寸,像给石头开个嘴,好吞火药。
”
凿子落下,火星四溅。
赵老栓的手很稳,每一下都落在同一个点上,石屑像雪花一样落在他的棉裤上。
王卫国注意到,他的左手食指缺了一小截,伤口早就结痂发黑,想必是以前造雷时被石头砸的。
“为啥不用铁雷?”王卫国忍不住问。
他在现代纪录片里见过地雷,都是铁壳的,比这石头规整多了。
“铁?”赵老栓嗤笑一声,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继续凿,“鬼子把铁轨都拆走熔炮弹了,哪还有铁给咱造雷?再说,石头遍地都是,鬼子扫雷的探铁器根本测不出来——到了地里,它就是块石头;到了鬼子脚下,它就是阎王爷的请帖。
”
孙大牛听得直点头,也拿起一把小凿子,学着赵老栓的样子在一块小石头上比划,结果没凿几下就打滑,差点戳到自己的手。
“娘的,这玩意儿看着容易,真难!”
“急啥?”赵老栓停下手里的活,“当年义和团打洋毛子,用的就是这土法子。
那时候没硝石,就用老墙土混着桐油烧;没引信,就用香头,照样能炸得洋枪队屁滚尿流。
”他指了指墙角一堆黑乎乎的东西,“那是熬硝剩下的‘硝渣’,混上煤油,能做燃烧弹,烧鬼子的炮楼正好。
”
王卫国走过去摸了摸,硝渣像沙砾一样粗糙,带着股呛人的碱味。
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