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巧舌议高价 巨款惊四邻(2/3)
,“国家对于这类野生药材的收购,那都是有明确牌价的,要讲计划,讲纪律。
不能因为东西好点,就随意抬价,破坏市场秩序嘛。
我看啊,按照最高标准,二百块钱,顶破天了。
”他一副公事公办、为你着想的样子。
曹山林心里冷笑,这价压得比拦腰砍还狠。
但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先恭敬地拿起炕桌上王队长的烟笸箩,给张干事和李师傅各自卷了一支粗大的旱烟递过去。
李师傅摆摆手示意不用,目光就没离开过鹿茸。
张干事倒是接了过去,曹山林又划着火柴给他点上。
做完这套不动声色的铺垫,曹山林才开口,语气不卑不亢,带着年轻人应有的尊敬,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底气:
“张干事,李师傅,您二位是行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这茸的成色,您二位上手一摸,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他指了指鹿茸,“正儿八经的东北马鹿茸,看这分叉,是二杠快变三叉的‘茄子包’,茸毛细腻柔软,根部的‘鱼鳞纹’清晰,血线充足透亮,粉头饱满,掂这分量,起码是七寸以上的极品。
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药效比那些圈养的、瘦小的茸强了不知多少。
您二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他先捧了对方,肯定了对方的专业性,然后把鹿茸的优点一一道来,说得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张干事还想说什么,曹山林话锋一转,看向一直沉默的李师傅,语气更加诚恳:“李师傅,您是老把式,一辈子跟药材打交道。
您老说个公道价。
咱们山里的规矩,好东西得遇上识货的人。
以后我曹山林还在这老黑山边上转悠,要是再侥幸弄到点好山货,不管是鹿茸、熊胆还是老山参,肯定第一个想到咱们县公司,优先供应给您这样的行家。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话就说得很有水平了。
既把定价的皮球踢给了更懂行也更实在的李师傅,又暗示了长期合作的潜力和优先权,这对于县公司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张干事代表供销社,更多是流程和渠道,而真正识货且需求量大的是县公司。
李师傅终于抬起头,深深看了曹山林一眼,似乎没想到这个年轻知青如此懂行又会说话。
他沉吟了片刻,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后生,你说得在理。
这茸,确实是难得的好货。
二百是委屈了。
这样吧,三百。
连这张完整的鹿皮,还有鹿鞭、鹿筋、鹿心血,我们县公司一并要了。
你看怎么样?我们也是公家单位,资金预算有限,能给到这个数,也是看在这茸的份上。
”
三百!
比张干事的报价高出了一百!
王福满在旁边听得眼皮直跳。
曹山林心中暗喜,这个价已经接近他的心理预期。
但他知道,还能再争取一点。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李师傅,您老果然是实在人,眼光毒,给价也厚道。
不瞒您说,为了这东西,我差点把命搭进去…听说去年冬天,靠山屯那边也出了一对,品相还不如这个,都卖了三百二十块。
这样,”他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三百八!您全拿走!鹿皮、鹿鞭这些都算搭头!就当是我曹山林初来乍到,孝敬您老这样的老前辈,也诚心交咱们县公司这个朋友!以后有啥好玩意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