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秉文兼武(2/3)
学的国标二十四式。
让他奇怪的是,老李教的虚灵、含拔、松腰、动中求静等,与陈氏太极十大要领类同,他问过老李,对方说这些要诀是师长所传。
老李自称无极门下,三圣弟子,专长是种庄稼,拳经武艺都是千载寺老道所授,不过老李的拳脚快如疾风暴雨,与后世太极拳迥异。
他问了一圈,没人听说过千载寺,还是老李帮他解开了谜底。
大明国初,由于连年征战,江淮以北人烟稀少,由此引发洪武至永乐年间的移民浪潮,老李祖籍洪洞大槐树老鸹窝,先祖是移民大军一员。
老李现今老家村头有个千载寺,相传南北朝时就是一方名刹,唐代有位李道子在此住持,号十力和尚,通晓三教,创艺无极功,十里八乡的子弟在寺中习文练武,受惠良多。
张昊身为天朝人,很能背几句拳经剑诀,他听过李道子的名字。
无形无相,全体透空的“秘授歌”,后世武术界公认第一武经,乃太极内炼法诀和全体大用,秘授歌作者就是李道子。
他对太极根源之谜没丁点兴趣,只对千载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武人窝有些小想法。
大把的武林高手埋没于田间地头,只等他一声召唤,霎时间,风虎云龙,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我夺了鸟位再成仙,不亦快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啊?哦。
”
后园丫环过来,把他从意银中唤回神。
陪奶奶吃罢早饭,告诉她要去找胡老师请教制艺,回院捯饬一身儒衫,又去自家铺子包些伴手礼,带上两个跟班去县衙。
衙门离张家不远,拐过十字口,不远就到,衙前大街肃静宽阔,上番的衙役都是熟人老街坊。
“四哥、刘叔,早呀,我去拜望先生。
”
“老爷方才点的卯,在二堂坐片刻回了后衙,小官人自去,两位小哥且进屋饮茶。
”
长随胖虎和小赫跟着皂班班头老刘去班房等候。
张昊拎着拜匣,径直往后面去,路上不停的与往来胥吏打招呼。
后衙是知县家眷居住,开有便门,一个小轿停在门外小巷,丫环仆妇挽着包裹等在一边。
胡知县一身常服,阴着脸送小妾出门,妇人嘴里不住的絮叨埋怨,公母俩似乎在闹别扭。
“师娘这是出门游玩?”
张昊打月门进院,胡知县小妾瞬间眉开眼笑,亲热的过来揽住他小肩膀。
“浩然来啦,我去寺里上香,赶个早,下午就回来。
”
“那还不赶紧去!”老胡腻烦的催促,火气十足。
小妇人甩袖变了脸色,怒视老公,跺脚气哼哼出门上轿。
张昊见怪不怪,送到门口,顺便把点心交给婢女带上,看着小轿出巷上了前衙大街,转身跟老师进来上房,入座把拜匣打开放茶几上,瞎话张口即来:
“这香胰子是西洋不列颠国秘方,学生在祖传旧书中觅得此法,让作坊试着做了些,善能洁面净身,昨天的事劳烦老师了,其实是一场误会。
”
“昨日把我吓得不轻,老管家与我解释了,无事就好。
”
胡知县拿过一块细腻洁白的香皂,凑鼻端闻闻,幽香扑鼻。
他对香胰子无感,境内冒出一伙匪徒,公然在书院劫持生员,尤其还是这个小畜生,摘帽子都有可能,你说误会那就最好不过。
“洗澡净面用的?”
张昊点头,“要是用着好,我让人再送些来。
”
胡知县岔开话题,“今年的安境保民庙会虽然稍逊去年,各方反响还不错,以后照此规矩办下去,实乃百姓之福,浩然你功不可没。
”
丫环捧盘进屋奉茶,张昊端起一杯,揭盖儿吹吹浮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