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芙蓉初发(3/3)
就行,过了农忙,大伙好好歇歇,工钱照旧。
”
他觉得既然皂坊上马,铁坊可以先放放,毕竟条件简陋,原料也被人拿捏。
“都听少爷的。
”老万陪笑脸,猴腰点头。
他和另外两个工头都是官厂坐班匠,少东家借着知府公子名头,把他们拖家带口弄到庄上,没有预想的受罪,反倒是进了福窝。
河汊下游皂坊工地上,护院汪琦看见少东家在铁坊门口站着,跑去河边树林里呼喝躲懒的妇人们赶紧干活。
工棚下,六排泥灶里烧着火,大锅小锅已经架上,庄客们在远处挖沟打桩砌围墙。
“骨头渣滓倒锅里,可劲的熬吧。
”
张昊来到皂坊工地,见金盏已经过来了,坐在昨夜搭建完工的临时仓库门口喝茶,朝汪琦扬手吆喝一声。
进仓扫一眼,石灰、芒硝、土碱、食盐之类码放成堆,问女孩儿:
“昨晚给你说的比例还记得吧?”
金盏点头,拿了工具称量原料,女孩儿有些笨手笨脚,张昊帮着打下手,不插嘴。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制皂类同,烧碱溶液的比例是终极秘密,大明土碱质量不一,他又用芒硝和石灰合成氢氧化钠。
这些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几种溶液的浓度、比例、反应时间未知,混合后的变化依旧未知,每种原料都要试着从中找出最佳比例。
他用试错法陆续找了半年,过程极其枯燥,丫环们也逃不掉被役使的厄运,终究是成功了。
他等金盏配好碱水,说道:“这些瓢桶容器都是特制,原料用多少很容易计算,与你平时算账没区别,只管去做,错了也不打紧。
”
一个大脚妇人担着挑子进仓,跟在后面的青钿笑道:“群芳斋的存货全部在此。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香胰子不是大锅熬这么简单,要脱色脱臭,加香加色,只能等金盏完全熟悉后再说,青钿采买的货物暂时用不上。
空气里飘荡着熏人欲呕的怪味,张昊交代金盏几句,一刻也不想多待,跑去河水消退留下的水荡子里摸鱼。
油料皂化的快,金盏发现汪护院搅拌的铁锹上光滑不沾皂泥,有些心慌,下意识寻找少爷,看到他在河边摸鱼,气得跺脚。
她计算了要用多少盐,小心舀了下锅,按照少爷说的,这一步是分开皂油中的水质杂物,仔细观察一会儿,喝令退火。
打下手的妇人拿草拍子盖上锅,金盏出口长气,“这几锅先不管,去那边!”
中午时候,圆儿跟着送饭厨夫过来皂坊,老远就见一群泥孩子在河边树林里玩火。
走近发现他们用树枝串了鱼虾在火上烤,一个二个好像在吃什么山珍海味,乐不可支,少爷也在其中。
“快快!送饭的大人来了。
”
张昊听到圆儿叫喊,扒下大裤衩子冲着火堆放水。
“女的走开,咱们水淹七军!”
几个小女娃叫着羞羞跑开,男娃们扔了焦黑的鱼虾螃蟹,嘻嘻哈哈对着火堆撒尿。
皂坊的妇人们扯嗓子吼叫自家孩子吃饭,圆儿捂着小鼻子,跟在少爷身后去皂棚下。
张昊拿棍子在一口皂锅里搅搅,动植物油熬出来颜色有别,动物油比较脏,头道皂基颜色难看,想要质量过关,还得再炼。
交代护院兼工头汪琦小心看火,不让小赫和胖虎跟着,带上圆儿去上游糕点坊。
妇人们下午把皂液舀出来装箱,金盏掐指头算算时间,“少爷,闲着也是闲着,接着炼吧。
”
张昊看出来了,死丫头很有成就感,“不嫌累就接着干,熬炼、加料、出锅、入仓凝固、切割压字、包装封箱,如何搭配各个环节,又快又好的完成每日任务,才是关键。
”
“嗯,嗯!”
金盏鼻尖沁出细密的小汗珠,眨巴着眼睛连连点头,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转眼见胖虎铁锹上皂泥滑落,赶紧去加盐。
张昊心里松口气,死丫头能独当一面,往后自己也能省心不少。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