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筑坛祭天地,昭武定乾坤(3/3)
。
传朕旨意,吴应麒率领士兵继续加固城防,修缮防御工事,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升战斗力;夏国相负责安抚城中百姓,落实减免赋税的诏令,组织百姓恢复生产;穆青岚率领骑兵在城外巡逻,监视唐通部的动向,防止其再次攻城;苏凝香继续加强情报侦查,密切关注顺军与清军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动,即刻禀报!”
“臣等遵旨!”众将领齐声应道,心中对李明远的远见卓识愈发敬佩。
登基大典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李明远走下高台,在将士们的簇拥下返回皇宫——这座由原山海关总兵府改建而成的宫殿,虽然简陋,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
沿途百姓夹道欢呼,纷纷跪地叩拜,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感激。
回到宫中,李明远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
龙袍尚未脱下,沉重的冕冠放在桌案上,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感慨万千。
从现代历史系研究生,到魂穿明末的吴三桂,再到如今昭武政权的开国皇帝,短短数日,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顶龙冠,承载的不仅是权力与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陛下,苏凝香阁主派人送来急报。
”亲兵轻轻敲门,递上一封密信。
李明远接过密信,迅速拆开。
信中写道:唐通得知陛下登基,震怒不已,已派人向李自成求援,同时与多尔衮的使者再次接触,似有联合清军夹击山海关之意。
此外,辽东方向传来消息,有一支辽东士族部曲,因不满清军迫害,正率领族人向西迁徙,目的地疑似山海关。
看完密信,李明远眼神一凝。
唐通勾结多尔衮,李自成大军后续将至,局势依旧严峻。
但辽东士族来投,却是一个意外之喜,若能将其招揽,不仅能补充兵力,更能获得辽东地区的情报,对后续抵御清军有着重要意义。
“传朕旨意,让苏凝香密切关注辽东士族的动向,派人暗中接应,确保其安全抵达山海关。
”李明远沉声吩咐道。
“臣遵旨!”亲兵领命而去。
李明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斗志。
登基大典的举行,让昭武政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也让他有了凝聚人心的旗帜。
但这只是开始,李自成的大军、多尔衮的铁骑,都是强大的敌人,想要平定乱世,重振汉家江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自成,多尔衮,你们等着!”李明远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熊熊烈火,“朕既然登基为帝,便绝不会让历史重演!这山海关,这天下,朕定要牢牢握在手中!”
宫中的钟声缓缓响起,传遍整个山海关。
这钟声,不仅宣告着昭武政权的建立,更预示着一场席卷天下的变革即将开始。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到钟声,纷纷挺直腰杆,眼神更加坚定;城中的百姓们听到钟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在山海关城外,唐通得知李明远登基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当场下令加强攻城准备,誓要攻破山海关,将这个“叛逆皇帝”碎尸万段。
关外的宁远城中,多尔衮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似乎在酝酿着新的阴谋。
山海关的局势,因这场登基大典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充满变数。
但李明远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唯有勇往直前,以武功昭示天下,以仁德安抚百姓,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开创属于昭武政权的新纪元。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吴三桂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