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部署防御策,军民共守城(2/3)
:“陛下,此次战役,关城防守与伏击突袭相辅相成,但还有一个关键环节,便是军民同心。
山海关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若能发动他们参与守城,不仅能补充人力,更能凝聚人心,形成‘军民联防’的格局,让顺军无机可乘。
”
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姑娘所言极是。
朕昨日已下旨,命地方官员组织百姓参与城防建设,只是担心百姓畏惧战火,不愿配合。
”
“陛下放心,臣女有一计。
”沈落雁微微一笑,“可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此次守城的重要性,承诺战后将依据贡献大小,给予粮食、土地赏赐。
同时,挑选城中青壮年男子,组成民壮队伍,由军中士兵教习基本的防御技巧,协助搬运守城物资、修补城墙;妇女们则负责缝制衣物、蒸煮粮草,照顾伤员;老人与孩子则负责传递消息、警戒巡逻。
如此一来,人人皆有职责,既能增强城防实力,又能让百姓感受到与城池共存亡的归属感。
”
李明远闻言,当即采纳:“好!便依沈姑娘之计行事。
朕即刻命人张贴告示,组织百姓参与守城。
有你相助,朕如虎添翼!”
当日上午,山海关城内便贴满了告示。
百姓们得知朝廷将依据贡献给予赏赐,且守城成功后能减免三年赋税,纷纷响应。
青壮年男子踊跃报名加入民壮队伍,在军中士兵的指导下,学习搬运滚石、架设云梯、修复城墙的技巧;妇女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军营附近搭建临时灶台,为将士们蒸煮粮草,缝制护具;老人和孩子们则拿着铜锣、梆子,在街巷间巡逻,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刻敲响警报。
城墙上,士兵与民壮们齐心协力,加固城墙。
他们将巨石、沙袋堆积在城墙内侧,修补破损的城砖,在城门后架设千斤闸,在城墙之上铺设滚石、热油、弓箭等防御物资。
百姓们推着小车,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军械运送到城楼上,虽然疲惫,却没有一人抱怨,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位大哥,辛苦你了!”一名年轻的士兵接过百姓递来的水囊,感激地说道。
“将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拼命,我们做这些又算得了什么!”百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回应,“只要能守住山海关,我们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这样的场景,在山海关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军民同心,众志成城,原本紧张的战前氛围,反而化作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穆青岚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已悄然抵达欢喜岭。
她命士兵们将马匹的马蹄包裹起来,兵器上涂抹油脂,避免发出声响。
骑兵们分散隐蔽在密林之中,严格遵守纪律,即使烈日炎炎,也纹丝不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山海关方向的官道,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将军,这里蚊虫繁多,要不要让士兵们点燃艾草驱虫?”一名亲兵低声请示。
穆青岚摇了摇头,语气严肃:“不可!艾草烟雾会暴露我们的位置,再苦再累,也必须忍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