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碗面与回家的路(1/3)
房间的搜索在五分钟内结束。
沈墨白从一个抽屉的角落里摸出了一把有些掉漆的车钥匙,记忆的碎片告诉他,这是原身花了不多钱买来代步的一辆二手越野车,性能普通,但足够结实。
他又从衣柜里拣出两件深色、厚实且行动方便的衣物,塞进一个结实的双肩包(取代了之前的公文包,更符合长途跋涉和战斗需求)。
最后,他将房间里能找到的所有现金——约莫一千二百块钱,揣进了口袋。
这点钱,在和平年代干不了什么大事,尤其是在武器方面。
他踏出房门,阳光依旧明媚,街角的早点摊依旧冒着热气,但他径直走向了记忆中附近的一个小型建材市场和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区域。
五金店里的刀具要么是华而不实的工艺品,要么是脆弱的家用厨具,根本不堪一击。
而且,购买管制刀具容易留下记录和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他的目光扫过工地外围堆放的建材,最终落在了一些散落的、约莫一米二长的螺纹钢筋上。
心中微微一动。
刀会卷刃,会崩口,需要高超的技巧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但这种实心的螺纹钢筋,尤其是打磨出尖刺后,凭借他远超常人的力量和精准,简直就是初期最完美的破甲与穿刺武器!坚固、耐用,甚至可以投掷。
他捡起一根分量趁手的钢筋,找到工地旁边一个看起来像是老师傅的工人,直接递过去两张百元钞票。
“师傅,麻烦用机器帮我把两头都磨尖,越尖越好。
”他的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老师傅愣了一下,看了看钱,又看了看沈墨白那张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沉静的脸,以及那根普通的钢筋,狐疑地问:“小伙子,你磨这玩意儿干啥?这可不常见。
”
沈墨白早已想好说辞,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家里要钉几个大的固定桩在地上,土质硬,普通的钉子不行,这个结实。
”
这个理由听起来有点牵强,但结合他平静的态度和那两百块钱,老师傅撇了撇嘴,最终还是没再多问。
有钱不赚是傻子。
他招呼沈墨白跟着来到一个角落,开动一台小型砂轮机。
刺耳的摩擦声响起,火星四溅。
不多时,一根两头都被打磨出二十多公分长、闪着寒芒的尖锐枪刺的钢筋,交到了沈墨白手中。
他掂量了一下,分量、重心都恰到好处,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带来一种久违的、掌控力量的踏实感。
这才像点样子。
他心里默念。
这简陋的钢筋枪,远比店里那些花哨的刀具更让他安心。
它代表的不是装饰,而是最纯粹、最直接的生存法则。
他将用旧布粗略包裹的钢筋枪放进二手越野车的后备箱,发动了汽车。
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
导航设定,终点并非直接是最终目的地,而是需要一个中转——大康镇。
而从大康镇再往深处去,才是他此行的第一个真正目标:黑山镇。
那里,有他在灾变初期必须拿到手的一样重要东西,以及……一个在未来至关重要的人。
车辆汇入车流,朝着城市外围驶去。
后视镜里,和平的景象正在飞速倒退。
前方,是未知的道路,以及被他牢牢握在手中的、染血未来的钥匙。
车辆驶离城区,引擎在郊外公路上发出沉闷而稳定的声响。
这辆二手越野车,以其皮实耐用的特性,赢得了沈墨白内心的认可。
原主用不高的价格选中它,倒算是末日前一笔精明的投资。
他随手拧开车载收音机,调频的电流声中,夹杂着两个主持人漫无边际的闲聊。
“……要我说啊,最近这国际形势真是看不懂了!”一个声音响起。
“可不是嘛!五洲联盟这几年动作太反常了,把各洲的核弹头全都集中到北极去了,说是‘共同维护终极安全’,这玩意儿……听着就悬乎。
”另一个声音附和着,带着几分事不关己的调侃。
“还有更绝的呢,大规模裁军!好多部队说散就散了,让那些精锐士兵回乡……就留点所谓的‘精英快速反应部队’,这要是出点什么事,够用吗?”
这些在寻常人听来只是茶余饭后谈资的消息,落入沈墨白耳中,却像是一把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