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微妙的同行与暗中观察(2/3)
手将食物递过去。
这种“不经过手”的给予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能引发的紧张和戒备。
王把总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石头上的东西,又望向曹公公。
曹公公浑浊的目光在那奇特的“银箔”包裹物和造型古怪的水壶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疑虑,但腹中的饥饿和干渴,以及伤员们急需补充体力的现实,最终战胜了犹豫。
他对着王把总,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得到首肯,一名伤势较轻的士兵这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如同触碰什么危险物品般,快速将那些“银块”和水壶拿起,带回火堆旁。
众人围着这些从未见过的东西,面面相觑。
在王把总的示意下,一名士兵迟疑地撕开那层闪亮的“薄银纸”,露出了里面灰褐色、质地紧密的块状物。
他犹豫了一下,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
一股混合着谷物焦香和微弱甜味的、从未体验过的口感在口中蔓延,虽然谈不上美味,却异常扎实顶饿。
他又喝了一口壶中的水,清冽甘甜,远超寻常河水井水,仿佛山涧清泉。
士兵们互相看了一眼,眼中的惊异更甚。
他们默默地分食了这些奇特的食物,感受着食物带来的热量和体力缓慢恢复,对李昊的观感也愈发复杂难言:恐惧、感激、好奇、戒备……种种情绪交织成一团乱麻。
简单的休整和进食后,天色已彻底黑透,只有篝火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勾勒出众人疲惫而警惕的身影。
曹公公在王把总的搀扶下,再次艰难地站直身体。
他望向独自站在黑暗边缘、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李昊,清了清沙哑的嗓子,开口说道。
这一次,他的语气中少了几分试探,多了几分现实的无奈和恳切:
“壮士,如今天色已晚,此地血腥之气冲天,极易引来豺狼猛兽,甚至…其他的流寇乱兵,绝非久留之地。
据杂家依稀记忆,沿此路向前再行数里,应有一处废弃的驿站,虽残破,或可暂避风寒,歇息一晚,总好过在这荒野露宿。
”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带着一丝几乎是豁出去的姿态,继续说道:“既然…既然壮士亦欲南下金陵,与我等目的地相同。
如今这世道,路途险恶,步步杀机…若…若壮士不嫌弃我等已是伤残累累,行程拖沓,成为累赘…不知可否…允我等同行一程?彼此之间,也好…也好有个照应。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番话,既是邀请,也是坦白。
坦白了自身的虚弱与困境,也道出了对前路的共同忧虑。
这是一种基于现实需求的、近乎卑微的请求,背后隐藏的,依旧是对李昊那强大而神秘力量的渴望与恐惧交织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