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3)
!
如此功绩,千古唯此一人!
可这般强大的秦帝国,统一后仅传二世便亡!
再看汉武帝刘彻,同样功勋卓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思想大一统!
终生与匈奴为敌,将其逐出塞外!
真正践行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
至今百姓仍以汉人自居,
汉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骄傲!
他赋予了一个国家无上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民族永恒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可强盛如汉,国运也不过四百余年。
唐太宗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开创贞观之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广开科举之路。
大唐疆域辽阔,
南抵罗伏州,北至玄阙州,
西达安息州,东临哥勿州,
鼎盛时疆域超过十亿公顷。
万国来朝的盛况,
九天阊阖开宫殿的辉煌,
皆是大唐荣光的写照。
可这般强盛的唐帝国,国祚也不过二百八十九年。
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
以文制武的策略确实削弱了血性。
但大宋鼎盛时,
年收入高达一亿一千六百余万缗,
堪称历代王朝之最。
狭小的学堂里,燕长倾铿锵有力的声音如洪钟般震荡着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诸位皇子的心神,也穿透墙壁,直抵暗室中朱元璋的耳膜!
从未有人如此为他们剖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功过得失,也从未如此清晰地将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四大王朝的鼎盛辉煌展现在他们眼前!
“难道是大秦始皇帝嬴政的雄才伟略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是大汉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不济?!”
“抑或是大唐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神武不显?!”
“又或是大宋宋太祖赵匡胤的国库岁入不丰?!”
燕长倾接连抛出四个振聋发聩的问题。
台下,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不约而同地摇头,暗室中的朱元璋亦神色凝重。
若非亲耳听闻四大王朝的盛世气象,他们或许会轻蔑地认为这些前朝不过如此。
然而此刻,即便再昧着良心,他们也说不出嬴政无谋、刘彻无能、李世民平庸、赵匡胤穷困这般荒谬之言。
“如今的大明,论雄才伟略、文治武功、疆域版图、岁入财富,比之四大王朝又如何?!”
燕长倾的质问如利剑直指要害!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瞬间哑然,暗室中的朱元璋更是脸色铁青——
比?怎么比?!
论雄才伟略,若不改革皇室宗亲制度,数百年后的大明必将被其拖垮!
论文治武功,蒙元尚未彻底剿灭,仍需连年北伐!
论疆域版图,大明仅收复中原旧土,远未开疆拓土!
论岁入财富,国库岁入不足两千万石,捉襟见肘!
货比货得扔,此刻的大明与四大王朝的巅峰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暗室中的朱元璋原本听得“乞丐称帝千古难及”时还暗自得意,待燕长倾点破皇室弊政后,更激起他缔造旷世盛朝的雄心。
然而目睹历代王朝最辉煌的时刻,他陷入了沉默。
这悬殊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