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3)
跪着的人缓缓转身。
这就是真实的朱元璋么?
虽承袭了原主的记忆,初见真人时,朱慕仍感到某种奇特的战栗——
青史留名的,此刻竟血肉鲜活地立于眼前!
他不由自主端详朱重八的相貌:狭长的面庞,宽阔的额头与高挺的鼻梁,浓眉之下双目炯炯。
全然不似描绘的那般粗陋。
虬结的胡须布满下颌,若非衣衫褴褛如乞儿,倒是个器宇轩昂的硬朗汉子。
事实上,朱重八确以乞讨为生。
为减轻家累,他与幼弟朱重九外出逃荒,靠乞食度日。
前些时日,朱重八同乡党为皇觉寺清理被山洪冲毁的道路,换得些许粮米。
便遣重九归家报信。
孰料重九刚离,他便接到亲人病逝的噩耗。
而抄近道的朱重九遭遇饿极的流民,搏斗中双双负伤,恰给了穿越者朱慕鹊巢鸠占之机。
故而反倒是朱重八先返家门。
小九,往后就剩咱兄弟俩了。
朱重八指着草席,眼角发红,多亏徐达他们帮着收殓,又凑了裹尸的草席,才没让爹娘和大哥暴尸荒野。
这份恩情定要铭记。
朱慕哽咽道。
来,给爹娘和大哥磕头送行吧。
朱重八沉声道。
朱慕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叩在泥泞中,哽咽着喊道:爹娘在上,孩儿给您二老送行了。
大哥,你在九泉之下定要照顾好爹娘......
雨幕时断时续,将淮右平原笼罩在迷蒙之中。
刺眼的闪电撕裂天穹,惊雷混着雨声撼动四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重九跟着兄长朱重八,与十几个同乡汉子抬着棺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郊外山岗。
雨水中晃动着点点幽绿,那是饿极的野狗在人群外围逡巡。
它们龇着獠牙,只待有人倒下便扑上来撕咬。
泥浆在脚下飞溅,朱重八肥厚的耳垂里似乎回荡着那首民谣:大旱偏说无旱,大灾硬道无灾,村村白骨无人收,龙椅空了没人抬......他双目赤红,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这吃人的世道!他必须活下去,更要护住身后的小九。
两个姐姐早已出嫁,这弟弟就是他最后的亲人。
朱重八高耸的眉骨下,那双眼睛亮得骇人,燃烧着不甘的怒火。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弟弟身后那个沉默的高大身影上。
这个叫朱一的汉子,对小九未免太过顺从。
按小九的说法,是曾在野狗口中救过朱一性命——故事里朱一与人搏斗重伤,被小九所救,醒来后了野狗,从此便追随左右。
看似粗犷的朱重八实则心细如发。
他早看出弟弟话里有蹊跷,但只要这武艺高强的汉子真心护着小九,他便放心了。
等去了皇觉寺,定要想法子弄些粮食来接济他们。
......
大哥出家为僧,徐达等人也各自归家。
独守空屋的朱慕望着漏雨的屋顶,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炕沿。
在这乱世,什么最要紧?
拳头!
朱一,他突然转身,教我刀法如何?
朱一停下劈柴的动作,恭敬应道:是,主人!
说了别叫主人,太招摇,喊我老大就行。
遵命,老大!
习武的念头在朱慕心里盘旋已久。
这个年代的武艺不像武侠小说里那般神奇,不过是锻炼力气和反应能力罢了。
战场拼杀讲究的是力量与速度,练的无非是如何发力、怎样闪躲。
就像他三哥朱重八和徐达那几位兄长,都是练过枪棒的,动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