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3)
不必了,三日内整装启程,届时就不辞别了,劳烦天德兄代我向诸位兄长致歉。
至于三哥那里......也不必知会,以他的性子定会阻拦。
我若留下虽能藏身村中,可这些追随我的弟兄们该如何安置?
他侧身指向身后的朱一等人。
村子容不下这许多人,若事败露反倒连累乡邻,我不愿如此。
那......你的打算是?
徐达未曾察觉,自己已渐渐重视起朱慕的主张,这个弟弟在他心中已有了几分分量。
三哥那边就拜托天德兄转告,诸事皆可直言,包括我欲的打算。
再请三哥设法为我安排假死,以避人耳目。
此事倒不难办。
徐达颔首应允。
二人又商议了些朱慕今后的谋划,便各自安歇。
朱慕卧于榻上,调出系统界面,此番南下江南,他自有倚仗!
系统光幕展开,赫然显现三行大字:
【击退官军攻防战任务完成,成功瓦解敌军攻势,即将发放任务奖励。
】
【嘀嘀嘀,待领取任务奖励,基地程序激活,可指定专属城池为基地。
凡划为基地的城池及其周边千米范围,所属将士士气恒久高昂,辖内百姓忠诚度恒定为忠诚状态,基地范围内土地永保最高亩产,不受天灾影响。
】
【妙极!
朱慕心花怒放,有了基地与绝对忠诚的部众,必能在江南立足。
况且,他早已选定作为基地的城池。
金陵,非金陵莫属!
江南形胜地,金陵州。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筑金陵邑于石头城,始有金陵之名。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自此兴盛,使中国政治中心突破黄河文化圈格局,引领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发展,长期作为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枢。
六朝时期,金陵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与军事中心,居民已达28万户,人口突破百万,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百万人口大都会,也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宏大的都市。
时至今日,金陵在人口规模与繁华程度上仍堪称举世无双。
金陵城西北襟带长江,东依钟山如龙盘踞,西靠清凉山似虎蹲伏,北枕玄武湖,南屏雨花台,山水拱卫,地势险要,堪称天然要塞。
这座兼具庞大人口与惊人财富的古城,历来是建立王朝根基的上佳之选。
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沿江东下,目睹金陵形胜,不禁击节赞叹: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之宅也!
明成祖朱棣为何弃金陵而定都北平?
所谓天子守国门之说,或许有其道理。
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皇位得自篡夺——从亲侄建文帝手中强夺帝位,更棘手的是这位侄儿下落成谜。
这般境况下,朱棣岂敢久居金陵?
那些归顺的旧臣是真心臣服还是权宜之计?投降的军队是否暗通旧主?宫中侍从可有建文余党?
夜夜需亲卫戍守寝宫方能安眠的朱棣,最终选择远离这个危机四伏的旧都。
为震慑建文旧部,朱棣大兴株连。
铁血手段虽收震慑之效,却令江南民心尽失。
加之这位生于北平的燕王,早已习惯北地气候,难耐江南潮湿。
其核心班底皆出自燕王府,根基俱在北方。
故即位之初,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便奏请:北平乃陛下龙兴之地,当效太祖立中都旧制,建为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