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灵植优化与贡献点攻略(1/3)
王虎的暂时退却,并未让林凡放松警惕。
他深知,对方背后的“李师叔”以及丹堂的潜在压力,如同阴云笼罩,必须尽快拥有足够的自保资本。
这资本,一是实力,二是资源,而在宗门内,资源往往与“贡献点”直接挂钩。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十亩长势喜人的青玉参。
“常规上交,收获的贡献点只够维持基本生存和兑换最基础的资源,想靠这个积累财富、兑换高级功法或护身手段,无异于痴人说梦。
”林凡抚摸着翠绿的参叶,脑中飞速运转,“必须提升它们的附加值。
”
直接催生年份不现实,容易引人怀疑。
那么,只能在“品质”和“形式”上做文章。
“星尘,能更精细地感知这些青玉参内部的灵气分布和药性构成吗?”
“…可以…尝试…”星尘的意识流集中起来,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掠过药田。
“…灵气分布…不均…核心药性…集中于…主根脉络…叶片…蕴含微弱…清灵之气…未被利用…”
与此同时,林凡的“基础洞察术”也全力开启,结合直播间观众提供的思路,开始构建每一株青玉参的“全息数据模型”。
【(地球)植物学家】:“主播,可以参考经济作物的‘深加工’思路!提取有效成分,制作成更易吸收的制剂!”】
【(修真)匿名丹师】:“青玉参药性温和,主要用于炼制‘蕴灵散’、‘培元丹’等低阶丹药,但其药力提炼率通常不高,大量药性浪费在药渣中。
”】
【打赏信息:(未知位面)物质成分无损检测仪(概念版)x1】】
【打赏信息:(地球)低温萃取技术原理详解x1】】
数据与灵感在林凡脑中碰撞。
一个计划逐渐清晰:不直接上交原材料,而是将青玉参进行初步加工,提炼其精华,制作成标准化的“青玉参萃取精华”上交!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价值提升:精华液体积小,纯度高,药效更易吸收,价值远超同等数量的原材料。
标准化: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任务评定波动。
技术壁垒:他的萃取技术源于科学原理和精准控制,旁人难以模仿,不易被轻易压低价格或强取豪夺。
低调:上交的是处理后的产物,只要控制好品质提升幅度,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说干就干。
林凡首先利用打赏的【物质成分无损检测仪(概念版)】,详细分析了青玉参各部位的药性成分和灵气蕴含特点,确定了最佳萃取部位和时机。
然后,他在自己的小屋内,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
核心设备是一个用废弃丹炉改造的低温萃取装置。
他摒弃了传统炼丹的高温烈火,而是利用精确控制的灵力波动,模拟出打赏知识中的“低温萃取”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青玉参的药性,避免因高温导致的活性流失。
水源是引来的灵泉,经过他自制的多层“灵力过滤吸附装置”(原理类似于活性炭过滤,但用的是具有净化特性的灵植残渣和特定符文),去除杂质,提升纯度。
整个过程,他如同一个严谨的化学工程师,严格控制着温度、压力、灵力注入频率和萃取时间等每一个参数。
《大道编程语言》v2.0版被他用来实时监控和微调整个流程,确保每一次萃取都接近最优解。
数日后,第一批淡绿色、散发着浓郁参香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