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茶事阔谈(2/3)
辽。
皇帝一听,高兴坏了,辽事每年都要花几百万两的军费,朝廷早就入不敷出,正是需要你父亲这样的人才,于是你父亲被光速起用,当了辽东督师。
后来就有人说了,说老袁啊,你怎么能那么说呢?你真的能够五年复辽吗?”
我说到这,小袁在看我。
柳如是也瞪大了眼睛。
她过往听过很多清谈。
也觉得有理。
但那些道理都隔着一层。
这时听我的话,才觉得事情就该是这样子的。
辽东的事,每个人都好似能说个头头是道,其实里面水深着呢,复杂着呢,哪里是什么人都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轻轻一笑。
“你爹当时就说了,五年复辽,怎么可能,先哄哄皇帝吧。
当时你父亲的朋友就急了,说你这样可是欺君,不想好了。
你父亲就说了,连五年复辽这种事也信,可见皇帝就是个傻的,到时再哄一下就好了,他难道在那时候和我一大大的督师翻脸吗?”
我看袁承志不容置信的样子,道:“别奇怪,你爹要资历没资历,要背景也没什么背景,只靠寻常手段,他什么时候才能当大官,当有实权的大官?所以他才骗了皇帝。
在大明朝,拿皇帝不吃敬的,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只要当了大官,只要能施展他的胸中抱负,那别的都不是事。
”
袁承志仍然不解,道:“可我爹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
此刻,连他也对父亲诛杀毛文龙感到一些疑惑了。
即便是袁承志,也知道,最近建虏入寇,其中一个要原因就是没有东江镇了。
建虏既然没有后顾之忧,自然可以全力入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这,正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后果。
仅以此论,是无论如何也洗不白的。
这让袁承志一下子耿耿于怀起来。
我笑着说道。
“你爹当时也是没办法,他当时初到辽东,但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抱了团的辽西武将的军事集团,面对于此,哪怕你爹手下招揽一些亲军,又能有多少,有几多的战斗力?他想要在辽西做出一番功业,就必须要让辽西武将听他的话,他手握朝廷大权,赏是可以赏,但他也要立威一下。
偏偏毛文龙不干,不肯对他低头,当然,他是东江镇人,和辽西不搭边,所以你父亲苦思冥想之下,最终还是决定向毛帅动手。
这样,可以杀鸡儆猴,让辽西武将听话些,也能收拾掉毛帅这个刺头。
”
袁承志明白了。
“毛帅没有造反?”
我点头。
“对,毛帅当时钱粮被袁崇焕捏在手里,但他早早就在真叔的帮助下,通过海上贸易解决东江镇的钱粮问题,毕竟,朝廷给的从来都是小头,一万两银子,能到东江镇手里一千两,毛帅都要大呼天地良心,陛下圣明了,并且在加执文书上要写上实收一万两。
你说他怎么可能就为了一千两,就向你爹低头,对了,你爹的意思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爹是要让毛帅当诱饵,去接受建虏的攻击,而他带辽西铁骑攻击建虏,毛帅一听就打死也不干的。
过往的时候,辽西将门把一支支大明朝最能打的强军铁军丢给了建虏,这样的事太多了,你说毛帅还敢相信辽西将门吗?他不敢信。
这就让你父亲记住了,于是你父亲认为,一个不听话的毛文龙不如砍掉换一个。
这就是——你父亲杀毛帅的原因了。
”
听了这么多,袁承志喝了口茶,认真道:“我父亲不该杀毛帅。
”
我笑了一下。
“还有,你父亲当年截停了朝廷发给东江镇的粮草,把它们转手卖给了蒙古。
”
“啊!”
袁承志脸都红了。
他皮肤偏黑。
这下竟然能看到红了,当真是真急眼了。
我微微一笑。
“蒙古人买到了粮,又转手高价卖给了建虏。
”
“这,这,这——”
我再道:“钱的事情,还能想想办法,但粮食的确是个大问题,正因为太缺粮了,毛帅才被你爹骗上了岸,然后给砍了头。
他其实都已经打算老实听话了,但就算如此,还是被砍了头。
”
我长叹一声。
“此后你爹的确收降了东江镇,但有毛帅的东江镇和没有毛帅的东江镇,那可是两回事。
”
有毛帅的东江镇,时不时,至少还是能打打反击的。
而没有毛帅的东江镇,就只能被动的一直被建虏打。
有毛帅的东江镇,至少在没有朝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