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那一剑刺下的滋味(1/3)
兵工厂很重要。
但这些鬼佬显然不愿意这么干。
鬼佬也是不傻的。
你要说买,那不成问题,要什么有什么,有多少,人产量不足,都从西方借调过来。
什么,大炮不够,我把船上的大炮拆下来出售,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就叫做生意。
但你想要技术,想要自己建造兵工厂,自己制造枪炮,那我以后的枪炮怎么办,我卖给谁去?
是这个道理吧。
但这种事是说不干就不干的吗?
我立刻找了一个人。
胡桂南。
坦白说我其实不喜欢他的,生怕他一时技痒把我也偷了,好在此人对袁承志十分信服,我又算是袁承志的师兄,倒也能说得上话。
我把难处和胡桂南一说,他也为难。
他告诉我。
要让他去偷金偷银,没问题。
哪怕是把人内裤偷掉,他也不是说不行。
但是,偷技术,这个他就有点无能为力了。
不擅长这个呀,不是说不愿意干,是怕把事情办砸了。
我立刻指导他了。
偷技术,当然要去澳境了。
那个地方,现在被大鼻子占了,在那里搞得比较兴旺发达。
但也因此,那个地方什么人都有。
西方的破落户什么样子也不奇怪。
就算是澳境之内,也有很多家里有问题的人。
这些人,无家无国,心里眼里有的只是自己,只要自己好,才是真的好,只要注意这些又穷,又小气,生活又节俭的人,就能花钱让他们为我所用。
通过这些人,倒卖机器,挖掘人才,很容易就能解决自己建造兵工厂的事。
这件事办成了,今后袁承志的三大营就可以实现火器自由了。
哪怕未来打下天下,袁承志也可以在新朝之中横着走了。
我说过之后,胡桂南心中大为意动,立刻拉着铁罗汉去办这件事了。
虽然这事不定什么时候能办成,但我感觉问题不大。
唯一问题是胡桂南和铁罗汉目标招摇,可能会被人注意,还是需要安排人去盯一下。
无可奈何,我就只好给归辛树写信了,我在归辛树面前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哪怕归辛树不方便,他手上还有徒弟呢。
但就在此时,袁承志却是有些——飘了。
他决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是刺杀皇太极。
他还找上了我,希望我能够帮助到他。
这么一想,袁承志也不算太飘。
如果是他一个人去刺杀皇太极,的确是有可能会遇到危险。
但如果有我在,八成就没事了。
我知道。
此事易疏不易堵。
像袁承志这样,三观正常已经养成的人,你越是不让他做一件事他就会越是要去做。
再说了,一个这么大的大活人,你说什么,劝什么,有用吗?
你要说我照顾不来,那就算了。
你要拦,你怎么拦,天天盯着吗?
与其如此,不如顺着他的心意。
该怎么办怎么办。
但现在,我来帮他,应该不至于有什么问题。
再说了。
我曾经在崇祯的事上劝说过他了。
可一不可二。
我不能再反对他的决定了。
像袁承志这样的人,做出的决定必是已经定下了的。
我选择了支持。
我的支持对他很重要。
如果没有我,袁承志自己也知道此之一去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这是一种可能。
很大的可能。
但有了我,他真心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怎么可能答应呢。
我不会让他一个人去的,也不会和他一起去。
到了盛京,袁承志觉得奇异。
不得不说。
这鞑子把盛京治理的还不错。
至少比内陆好。
我看出了袁承志有几分的犹豫。
于是我就教他了。
“师弟,你看这里比较好,是有原因的,一来这原本就有基础,它不是鞑虏自己一砖一瓦发展起来的,而是早早它就发展好了,它就在那儿,是被鞑虏夺了去的。
第二这是一方小邑,大洲难治小邑易,这句话你该听说过,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和治理一座小城,那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来当年老奴在此曾经执行数次屠杀,杀穷鬼,杀富户,让这里的老百姓变得好管理了,不然,哪会是眼前光景,你看这些老百姓,看他们的眼睛,有没有光彩?一个个,几乎是行尸走肉,走在街头,也不敢怎么交头接耳的说话,这是给吓怕了的。
最后是鞑虏,你知道它们接连入寇,到底抢了多少东西?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