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整理货架(2/3)
,把一颗拖着长长彗尾的冰质天体,误判成了致命的流浪行星?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略带期待的庆幸,如果真是这样,那之前所有的恐惧和焦虑岂不都成了笑话?但紧接着,一种更深的不安又浮现出来:万一官方是错的呢?或者,万一他们公布的信息并非全部?
带着这种矛盾重重的心情,他一路疾驰回家。
胸口那莫名的印记都暂时被抛到了脑后。
一进家门,他甚至顾不上喝口水,立刻快步冲上阁楼。
电脑还保持着休眠状态,他唤醒屏幕,直接打开了那个存储着所有原始观测数据和高清星图的文件夹。
这些数据来自他架设在阁楼小型观测台的那台专业级天文望远镜和巡天相机。
为了确保计算万无一失,他决定启动最强验证流程。
他将存有最近几个TB数据的超大容量固态硬盘阵列全部连接上主机,运行了自己编写的那个复杂的AI分析模型,输入了所有原始数据,并开启了模型的“深度思考”终极模式。
这个模式会调动所有计算资源,进行数以亿万次计的迭代模拟和比对,综合考虑所有已知的天体力学模型、引力扰动、光谱分析、亮度变化曲线,甚至模拟不同成分天体的可能表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始深度分析。
”他点击了确认按钮。
进度条开始缓慢爬升,预计需要数小时。
庞大的数据流在机箱内奔腾,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等待的过程令人焦灼。
他坐立不安,正想找点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手机突然“叮咚”了几声,提示有新的短信。
他拿起手机一看,是几条快递取件通知短信,发自小区的快递驿站。
他这才想起来,大概三四天前,他晚上无聊刷着天文论坛和生存狂贴吧时,看到有人晒自家储备的应急物资和货架,当时不知怎的,心里一动,也觉得有必要未雨绸缪一下——哪怕只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或者短期社会运行停滞。
于是顺手就在网上下单了几个重型仓储货架,打算放在阁楼旁边的储物室里,方便分类存放一些杂物和可能的储备物资。
没想到物流这么快就到了。
他看了看电脑屏幕上缓慢移动的进度条,决定先去把货架取回来。
于是打电话给驿站,确认货物已到站且体积重量较大后,支付了一笔上门费用,请驿站工作人员帮忙送货到家。
不到半小时,门铃就响了。
打开门,两个快递小哥抬着几个沉重的大纸箱,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
“老板,你这买的啥呀?重型货架?家里用得上这个?”一个小哥一边费力地把箱子搬进门厅,一边擦着汗好奇地问。
林淼笑了笑,早已想好了说辞:“哦,闲着没事养了不少花花草草,还有不少工具杂物,堆得乱七八糟,弄几个货架归置一下,看着整齐点。
”
“哦哦,搞园艺啊!那是得弄结实点的架子。
”小哥恍然大悟,也没多疑,收了运费单后就离开了。
送走快递员,林淼看着地上这几个大箱子,深吸一口气,开始动手组装。
好在这些货架都是模块化设计,配件齐全,他又是那种动手能力很强的人,虽然左手受伤有些不便,但靠着右手和工具辅助,还是赶在中午前,将几个高大的金属货架在储物室里稳稳地立在了阁楼储物间。
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崭新货架,灰黑色的金属框架散发着冷硬的光泽,林淼心里莫名地产生了一种踏实感。
空荡荡的层板仿佛在等待着被填满。
他盘算着:“该买点什么东西来囤囤呢?饮用水是必须的,耐储存的食物、药品、电池、应急工具……”
正当他琢磨着要列个采购清单时,阁楼上的电脑发出了“滴滴滴”的清脆提示音——深度分析计算完成了!
他立刻丢下手中的安装工具,几步跨回电脑前,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深吸一口气,他点开了生成完毕的最终分析报告。
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流泻而下,复杂的图表和曲线再次呈现。
他目光急切地扫过关键参数:轨道模拟结果、引力交互模型、光谱特性分析、质量密度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