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月食旧影与寝宫秘踪(1/3)
影刃:王朝秘辛
第16章:月食旧影与寝宫秘踪
秋猎营帐的晨光透过窗纱,在地面织出细碎的金网。
沈砚将寒铜碎片按在案上,碎片边缘的二十八宿图与瑞王带来的密报边角完美契合——那是三年前先帝寝宫的侍卫排班表,角宿对应的位置,赫然写着“李院判”的名字。
“他在那个时辰进入寝宫,绝非偶然。
”沈砚的指尖划过“戍时三刻”的字样,墨迹边缘有被水洇过的痕迹,像是有人哭过,“淑妃的起居注里说,那晚先帝突发心悸,是李院判亲手喂的药。
”
苏卿辞正用银簪研磨醒魂草,翠绿的草汁在白瓷碗里漾开,与她指尖的血珠融在一起,变成奇异的青紫色。
“醒魂草与牵机引相遇,会产生这种颜色。
”她将药汁滴在密报上,“李”字立刻泛出同样的青紫色,“他给先帝喂的,根本不是治病的药。
”
蓝湄的断月匕首在手中转动,刃身映出她耳后若隐若现的刺青。
“坤宁宫暗格里的红绸,撕裂口很整齐。
”她突然将匕首拍在案上,“不是被人扯破的,是用刀割开的。
淑妃带走的东西,体积应该很大,否则不会需要割开红绸。
”
瑞王从行囊里取出个紫檀木匣,里面装着先帝的遗物,其中一本《论语》的封皮内侧,贴着张极小的纸条,上面画着个简化的寝宫平面图,床榻旁的柱子被圈了个红圈。
“这是从淑妃的枕下找到的。
”他指着红圈,“这根盘龙柱里,有个暗格。
”
女帝的凤驾在辰时抵达先帝寝宫。
朱漆大门上的铜环被摩挲得发亮,门楣上悬挂的“养心殿”匾额,在晨光中泛着沉郁的光泽。
她推开殿门时,指尖触到门轴处的凹槽,里面嵌着片干枯的月魂草花瓣——与赵将军窑厂的花瓣一模一样。
“三年了。
”女帝的声音带着哽咽,目光扫过殿内的陈设。
紫檀木的书案上,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干涸,凝成块黑色的硬块,旁边放着的狼毫笔,笔尖还沾着点朱砂,像是刚批阅过奏折。
沈砚按照《论语》里的图纸,走到盘龙柱前。
柱身的龙纹雕刻栩栩如生,其中龙爪的位置有块凸起的鳞片,与其他鳞片的质感不同。
他用力按下鳞片,柱身发出“咔哒”的轻响,侧面弹出个暗格,里面放着个黄铜制的小盒子。
盒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浓烈的杏仁味扑面而来。
里面装着半瓶“牵机引”,瓶底沉着些白色的粉末,苏卿辞用银簪挑起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是‘锁心散’,能让人说出实话的迷药。
”她的目光落在瓶身的标签上,“上面的字迹,是淑妃的。
”
女帝的指尖抚过瓶身,突然注意到盒子的夹层里有东西。
她小心地抽出,是张折叠的纸,上面画着先帝寝宫的布防图,每个侍卫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其中一个位置用红笔打了个叉——是当年值守的侍卫长。
“这个侍卫长,在先帝驾崩后第三天就病死了。
”瑞王的声音带着凝重,“当时说是急病,但现在看来,恐怕是被灭口了。
”
沈砚的目光落在布防图的角落,那里有个极小的“月”字,笔迹与李院判药铺账簿上的完全一致。
“李院判提前知道侍卫的排班。
”他突然想起赵小五临死前指向坤宁宫的动作,“淑妃在寝宫发现了什么,才会被李院判灭口。
”
苏卿辞突然指着书案上的砚台:“你们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