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易容改扮,书生变掌柜(2/3)
停下手里的斧头:“墨掌柜,买茶?”
“来斤碧螺春。
”墨苏递过铜钱,手指在老周手背上划了个“三”字——这是“有紧急情报”的暗号。
老周会意,引他进了柴房,墨苏快速将锦盒里的纸条内容复述一遍,又把账本天头的盐书密信给老周看。
“徐先生早料到三爷党会联太子余部。
”老周从怀里摸出张纸条,“这是徐先生的回复,让你按原计划送银子,暗中记下王郎中的落脚点,另外,留意同福茶馆的周伙计,他可能是潜龙阁的人。
”
墨苏接过纸条,塞进嘴里嚼碎咽下——这是粘杆处的规矩,情报不能留痕迹。
他提着锦盒走出柴房,绕回巷子时,那个灰布衫汉子还在糖画摊旁张望。
墨苏故意装作焦急的模样:“这位大哥,你看见我的锦盒了吗?里面是给先生的书钱,丢了可就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子愣了愣,摇头说没看见。
墨苏叹了口气,继续往同福茶馆走,心里却松了口气——这汉子果然是个新手,轻易就被他晃过了。
到了同福茶馆,墨苏找到姓周的伙计,递过锦盒:“陈大人让我交给你的。
”周伙计接过盒子,眼神闪烁了一下,没说话就转身进了后院。
墨苏趁机观察茶馆的布局——后院有个马厩,拴着两匹快马,显然是用来紧急传递消息的;墙角还有个隐蔽的暗格,露出半张银票的角,是“户部官宝”的样式。
他装作喝茶的模样,记下这些细节,才慢慢走回翰墨斋。
刚进门,就见阿福凑过来,小声说:“墨掌柜,刚才有个穿素色长衫的人来买《金石录》,还问你去哪了。
”
是苏云漪!墨苏心里一紧,赶紧问:“他还说了什么?”
“没说啥,就留下这本书,说让你好好看看。
”阿福递过一本《金石录》,书页间夹着张纸条。
墨苏接过书,趁金东家不注意,快速将纸条抽出来藏进袖袋——上面用“阴符”写着:“今夜子时,永定桥下见,有要事相商。
”
【情报网初成:书童与炭夫的作用】
傍晚关店后,墨苏留在柜台后整理账本,阿福帮着打扫。
“阿福,今天那个买《金石录》的人,你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墨苏一边记账,一边看似随意地问。
“记得!他脸上有颗痣,在左边眼角下面,说话声音挺软的。
”阿福一边擦桌子,一边回忆,“他还摸了摸书架上的《永乐大典》,好像在找什么。
”
墨苏点点头,在账本上用盐粉水记下“潜龙阁苏云漪,左眼角有痣,查《永乐大典》”。
这是阿福第一次提供有价值的细节,看来这孩子的观察力比他想象中强。
不一会儿,送炭的瘸腿李来了。
他挑着两筐炭,一瘸一拐地走进来,放下炭就伸手要钱:“墨掌柜,这个月的炭钱该结了。
”墨苏递过铜钱,故意把钱掉在地上,弯腰去捡时,瞥见瘸腿李的鞋底——鞋底沾着些红色的泥土,是永定河边特有的土!
“李大哥,你这鞋底怎么沾了这么多红土?”墨苏装作好奇地问。
瘸腿李眼神闪烁了一下,连忙说:“哦,刚才路过永定河,不小心踩进泥里了。
”说完,接过铜钱就匆匆走了。
墨苏看着他的背影,在账本上又添了句“瘸腿李去过永定河,疑为潜龙阁传信”。
他现在已经有了三个情报来源:阿福盯梢贵客,老周传递消息,瘸腿李的行踪则能反映潜龙阁的动向。
这个微型情报网,终于初步成型了。
【首份工作报告:布局与建议】
夜深后,墨苏提着灯笼,绕了三条巷子,来到裕丰粮行。
徐渭正在地下密室等着他,桌上摆着盏油灯,旁边放着几卷卷宗。
“翰墨斋的情况怎么样?”徐渭开门见山。
墨苏从怀里摸出账本,翻开天头的盐书密信:“三爷党近期会向户部王郎中送百两银子,用于追加《古今图书集成》预算,实则想拉拢太子党余部,用江南盐场做诱饵。
潜龙阁苏云漪两次到访,留下密信约我今夜子时在永定桥下见,疑似想策反我。
另外,送炭的瘸腿李去过永定河,可能是潜龙阁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