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童疑云,排查内鬼隐患(3/3)
条,写着“此批宋版共二十册,另有三十册藏于江南苏州玄妙观藏经阁”——这是他编的假地点,玄妙观早在十年前就遭过火灾,藏经阁早已不复存在。
不出所料,三日后的夜里,墨苏故意早睡,留着前院的灯亮着。
他躲在灶台后的暗格里,透过缝隙看到小安偷偷溜进前院,从那箱书里翻出那本《孟子》,揣进怀里,又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
墨苏等小安走后,才从暗格里出来。
他走到书架前,看着那箱空了本的书,嘴角露出丝冷笑。
他知道,小安定会把这本假宋版书送到老张家蜜饯铺,再传到陈梦雷手里。
三爷党素来想通过收藏珍本拉拢文人,定会派人去苏州玄妙观找那所谓的“三十册宋版”,到时候不仅会扑个空,还会因为私闯道观被当地官府盯上——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旧忆惊心:用人之术藏初心】
夜深人静时,墨苏坐在槐树下,拿出父亲留下的那方“清白”砚台。
砚台边缘有道裂痕,是当年抄家时,老仆王忠为了护着这方砚台,被官差用刀砍的,王忠当场血洒砚台,最后咽气前还握着砚台说:“墨大人是忠臣,这砚台不能丢……”
想起王忠,墨苏心里一阵发酸。
他曾经恨透了背叛,恨那些为了钱出卖主子的人,可如今,他却在利用小安的贪财,让他成为传递假情报的工具。
这与当年那些陷害父亲的人,有何不同?
他拿起炭笔,在砚台底部轻轻刻下“行诡道,守初心”六个字。
刻得很深,像是要刻进骨子里。
他对自己说:小安虽是眼线,但罪不至死,利用他传递假情报,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三爷党,还能避免更多无辜的人卷入——这不是作恶,是在这乱世中活下去,为父亲翻案的必经之路。
第二天一早,小安按时来上工,眼神比往常更亮,走路都带着劲。
墨苏故意问他:“昨晚没睡好?看你精神倒不错。
”
小安挠挠头,笑着说:“托掌柜的福,昨晚睡得香。
对了掌柜的,我昨天擦书时,发现有本《孟子》好像不见了,是不是您收起来了?”
墨苏故作惊讶:“哦?不见了?许是我前几日借给隔壁老王头看了,等他还回来再说吧。
”他故意不提宋版的事,让小安以为自己偷书没被发现。
小安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丢了呢。
”
墨苏看着小安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他要教小安“辨别古籍真伪”,故意教他错误的方法——比如告诉他“纸越黄越旧”“印章越模糊越真”,让他以后给三爷党传递错误的辨伪信息,让他们在收购古籍时屡屡上当,既损失钱财,又浪费精力。
暮春的槐花还在落,落在墨苏的账本上,像点点碎雪。
他拿起炭笔,在三爷党图谱上的“李”字旁,又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小安的名字。
这个不起眼的书童,从今往后,就是他插在三爷党身边的一根刺,既能探听消息,又能传递假情报,成为他在这场谍战中,又一枚可用的棋子。
只是墨苏不知道,此刻的老张家蜜饯铺里,陈梦雷的亲信正拿着那本假宋版《孟子》,笑得眼睛都眯了:“没想到翰墨斋还藏着这等宝贝,看来墨苏那小子,还有不少秘密没说出来。
告诉陈大人,继续让小安盯着,咱们迟早能从翰墨斋里,找出更大的惊喜。
”
一场围绕着“假珍本”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墨苏知道,他必须比三爷党更快一步,才能在这步步惊心的京城谍战中,护住自己,护住王大娘,护住父亲翻案的希望。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墨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