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别回头,槐树下有人(2/3)
头。
2.阿明的夜晚
冬夜漫长,霜重露浓。
自从那晚之后,阿明的生活表面上恢复了平静。
他依旧早起喂猪、挑水、劈柴,白天帮邻居家修屋顶、补篱笆,晚上早早关门,不再出门闲逛。
村里人见他安分了许多,也都松了口气,说:“读书人终究还是懂分寸的。
”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平静不过是表象。
每当夜深人静,他的耳朵就会变得异常灵敏。
风声、树叶摩擦声、远处狗吠……任何一点异响,都会让他瞬间惊醒。
他开始失眠,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数羊,数到一千也没用。
最可怕的是,他总感觉房间里多了一个人。
不是错觉。
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比如,某天早上醒来,他发现床尾的棉被被人整齐叠好——可他明明睡前是乱扔的。
还有一次,他晾在外面的衣裳,半夜被风吹落,第二天却发现衣服挂在竹竿上,折得整整齐齐。
他不敢问别人,怕被人当成疯子。
但恐惧像藤蔓,越缠越紧。
直到那个雨夜。
雷声滚滚,暴雨倾盆。
屋外电闪雷鸣,屋内油灯忽明忽暗。
阿明蜷在床上,听着屋顶漏下的水滴声,一颗心悬在嗓子眼。
忽然——
“笃、笃、笃。
”
熟悉的敲击声,从窗户传来。
他全身一僵。
这声音……回来了?
他死死盯着窗户,不敢动弹。
“笃、笃、笃。
”
节奏缓慢,像是指甲轻轻刮着玻璃。
他咬牙,猛地拉开窗帘。
窗外漆黑一片,雨水顺着玻璃滑落,像无数条蜿蜒的泪痕。
什么都没有。
可就在他准备放下窗帘时——
一道闪电劈下!
刹那间照亮整个院子。
就在院角的老槐树枝影下,站着一个人。
穿蓝布衫,长发湿漉漉地贴在背上,脸藏在阴影里。
正抬头看着他。
阿明“啊”地大叫一声,跌坐在地,脑袋撞到床沿,眼前发黑。
等他再爬起来,闪电已过,窗外只剩雨幕。
他哆嗦着点燃油灯,抄起铁锹冲到院中。
泥水四溅,他举着灯四处照。
没人。
连脚印都没有。
可当他回到屋里,却发现墙上那面残存的镜子碎片——原本散落在地,现在却整整齐齐排成一圈,围在床脚。
中央,放着一只湿透的布鞋。
正是他那天烧给她的那一双。
阿明瘫坐在地,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他知道,她没走。
她回来了。
而且比以前更近了。
第二天,他去找村里的老人。
老人听完,脸色凝重:“她不止是要鞋……她是想让你替她做一件事。
”
“什么事?”
“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吗?”
“上吊……”
“不对。
”老人摇头,“她是被婆家人逼着上吊的。
真正动手的,是她那个恶毒的小姑子。
当年那女人怕她分家产,天天辱骂殴打,最后把她绑到树上,挂了白绫,对外说是自尽。
可村里有人看见,她是被人推上去的。
”
阿明听得脊背发凉:“那……小姑子呢?”
“嫁到外县去了,听说日子过得不错,儿子考上大学,孙子满月酒摆了三十桌。
”
“所以……她是想报仇?”
老人沉默良久,才低声道:“她不能自己动手。
阴魂受天地规则所限,无法直接伤人。
但她可以借活人之手……完成执念。
”
阿明心头一震。
“你是说……她想让我去杀那个小姑子?”
“不一定是杀。
”老人缓缓道,“只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她身败名裂,或许就能化解怨气。
”
阿明怔住。
他想起那女人站在雨中的身影,想起她一次次出现在镜中、窗前、梦里……原来不是为了害他,而是想让他听见她的声音。
可他能做什么?
他只是个普通人。
没有证据,没有背景,甚至连那个小姑子住哪儿都不知道。
“我不想卷进去……”他喃喃道,“我只是不想死……”
老人拍拍他肩膀:“那你只能继续被缠着。
她不会放过你。
因为你回头了,你就成了她唯一的‘媒介’。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明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请道士?做法事?”
老人苦笑:“请过。
十年前就请过三个道士,都失败了。
其中一个还在做法时吐血身亡。
他们说,这女人的怨气太重,连地府都难收。
”
“那怎么办?”
“要么完成她的愿望,要么……你也变成她那样的东西。
”
阿明回到家,整日恍惚。
他开始翻箱倒柜找旧报纸,查十年前的新闻。
可那个年代信息闭塞,根本没有记录。
他也试着打听,可老一辈人要么不愿提,要么已经记不清。
唯一线索,是老人提到的一个名字——“李金花”。
那是小姑子的名字。
阿明决定去县档案馆碰运气。
三天后,他在泛黄的户籍资料中找到了线索:李金花,嫁至邻市青山镇,夫家姓王。
他记下地址。
当晚,他又梦见了那个女人。
这次,她没有背对他。
她缓缓转过身。
脸惨白如纸,双眼凹陷,嘴角裂开一道缝,像是想要说话。
她抬起手,指向远方。
然后,用极轻的声音说了一句:
“帮我……说出来……”
阿明惊醒,满身冷汗。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
要么帮她,要么被她吞噬。
3.真相的裂缝
青山镇不大,依山傍水,民风淳朴。
阿明扮作自来水公司检修工,拿着伪造的工作证进了王家大院。
这是栋两层小楼,外墙贴着瓷砖,门口停着辆黑色轿车,院子里晒着腊肉和咸鱼,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
他远远看着那个女人。
五十岁上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