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乱葬岗的阴兵借道(3/3)
他们的名字说出来,把他们的故事传下去。
于是,他做出了决定:他要去东山,挖开那个姓周的贪官坟墓,取回赵承业的头颅残骸,带回十里坡,重新合葬。
只有这样,这支阴兵才能安息。
但他也知道,一旦动手,必将触怒某些势力——毕竟,那姓周的后代,至今仍是当地望族。
可他已经没有退路。
因为就在当天夜里,他又做了一个梦。
梦中,那口黑棺打开,棺中之人缓缓睁眼。
那是一张熟悉的脸。
竟与他年轻时的模样,一模一样。
3.头颅归来
金斗老汉不再犹豫。
他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换来一把洛阳铲、一副橡胶手套、一台便携式发电机和一台小型摄像机——这是他在县城文化馆朋友那里借来的,花了整整一个月工资做押金。
他还找到了两个帮手:一个是退伍军人刘二柱,胆大心细,曾在部队参与过战场挖掘;另一个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孙瞎子——其实并不真瞎,只是左眼失明,右眼却看得比谁都透。
此人懂些风水堪舆,常替人看坟择地,对地下构造颇有研究。
三人约定,趁夜行动,目标直指东山周氏祖坟。
周家坟茔占地颇广,青砖围墙,石狮守门,碑文赫然写着:“诰封昭武大夫周公讳德昌之墓”。
据县志记载,这位周德昌正是当年陷害赵承业的主谋。
“咱们不动主坟,只挖侧室。
”金斗低声说,“赵将军的头颅若被偷运回来,极可能藏在陪葬坑里。
”
三人在凌晨一点潜入墓园,用洛阳铲探到地下三尺处有空腔,疑似暗格。
遂小心挖掘,两小时后,果然发现一个陶瓮,密封完好。
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颗用油布包裹的头颅!
虽已风化,但面部轮廓尚存,眉骨高耸,鼻梁挺直,颌下残留几缕胡须。
最惊人的是,头颅双眼紧闭,唇角却保持着一丝冷笑,仿佛死前早已看透世态炎凉。
金斗颤抖着手取出随身携带的《鲁中异闻录》,翻开一页泛黄画像——正是赵承业!
五官完全吻合!
“真的是他!”刘二柱倒吸一口冷气。
就在此时,天空骤然变色。
乌云密布,电光闪烁,却没有雷声。
一阵阴风卷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低沉的哼唱声,像是军歌,又像是挽曲。
“他们来了。
”孙瞎子脸色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人赶紧将头颅放入特制檀木匣中,连夜送往十里坡。
抵达乱葬岗时,已是凌晨三点。
他们刚放下木匣,雾气便汹涌而至。
十二名清代士兵列队出现,整齐跪地,向金斗三人叩首三次。
随后,他们抬起黑棺,打开棺盖,小心翼翼将头颅放入其中。
刹那间,天地失声。
一道青光自棺内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光芒中,隐约浮现数百将士身影,皆披甲执锐,仰天长啸,似在宣誓忠诚。
金斗泪流满面。
他知道,这一刻,三百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
然而,真正的麻烦才刚开始。
第二天,周家后人得知祖坟被盗,勃然大怒,联合当地公安报案,指控金斗等人“盗掘古墓、破坏文物、亵渎先人”。
警方迅速介入,搜查金斗家中,查获《鲁中异闻录》残卷及部分清代铜钱,认定其涉嫌非法收藏文物,将其刑事拘留。
消息传开,村民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金斗,说他是为民申冤;更多人却骂他疯了,为了鬼神之事得罪权贵,简直是自寻死路。
看守所内,金斗沉默不语。
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出不去了。
可就在第三天夜里,奇迹发生了。
县公安局接到紧急通报:东山周氏祖坟突发塌陷,墓穴内部竟渗出大量暗红色液体,气味腥臭,经检测含有极高浓度的汞与砒霜——显然是当年用于毒杀赵承业的证据!
更诡异的是,监控录像显示,塌陷前夜,曾有十二个身穿清代军服的人影绕坟行走,随后地面自行裂开。
与此同时,多位曾参与水库工程的工人联名举报:当年挖掘现场曾发现一封密封血书,内容揭露周德昌勾结敌军、陷害忠良的事实,却被上级压下,至今未公开。
舆论哗然。
省文物局、纪委、史志办联合成立调查组,重新审理此案。
一个月后,官方发布公告:确认赵承业为民族英雄,追授荣誉称号;周氏家族后代公开道歉,承诺修复纪念碑;原定水库工程改道,十里坡列为文物保护区域。
金斗被无罪释放。
出狱那天,全村人夹道相迎。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捧着那口黑棺的复制品,走向新建的忠烈祠。
而在最后一个夜晚,他又来到了乱葬岗。
月光下,十二名士兵再次出现。
但他们不再是阴森可怖的模样,而是面带微笑,向他挥手告别。
为首的少年士兵摘下帽子,深深鞠躬。
然后,整支队伍化作点点星光,升入夜空,消散不见。
金斗知道,他们终于回家了。
4.灯熄人安
多年以后,瓦缸村建起了“赵承业忠烈纪念馆”,每年清明都有学生前来献花。
金斗老汉成了义务讲解员,拄着拐杖,声音洪亮地讲述那段尘封往事。
孩子们听得入神,常问:“爷爷,你真的见过阴兵吗?”
他总是笑着点头:“见过。
但他们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
那盏马灯,被陈列在展馆中央,标签写着:“照亮真相的灯”。
2007年冬,金斗病逝,享年八十六岁。
临终前,他对孙子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不是活得久,而是没在该说话的时候闭嘴。
”
葬礼那天,天气晴朗。
可就在下葬时刻,天空忽然飘起细雨,一道彩虹横跨山峦。
守灵的村民都说,看见十几个模糊身影站在山坡上,朝坟头鞠躬,然后悄然离去。
而那盏放在墓前的马灯,明明没点火,灯芯却忽地闪了一下,随即熄灭。
从此,再无人见过阴兵借道。
十里坡恢复宁静,唯有风吹草动,似在低语:
“忠魂已归,邪祟不侵。
”
喜欢民间灵异合集志请大家收藏:()民间灵异合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