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
两个案子,一个推人,一个搬运,看似无关,但都涉及身体发力模式。
一个人的习惯动作不会变,不管是杀人还是搬东西,都会露出破绽。
他重新拿球,退到三分线外。
这次他模仿凶手视角,左脚在前,右腿蓄力,猛地往前一冲,起跳出手。
球飞出去,在空中划了一道高弧线,砸在篮板上沿,反弹入网。
“进了。
”他轻声说。
这角度和力道,刚好能把人推出去还不让自己失衡。
就像投三分球,太急会踩线,太慢会被盖。
凶手也一样,必须卡在那个点。
他捡起球,继续拍。
忽然想起什么,翻出手机。
屏幕黑着,但他记得下午收到那条匿名短信。
他按下电源键,输入密码。
短信只有一行字:
“观察力不错,但你忽略了一个细节——你投球时总爱咬护腕。
”
林骁愣住。
他低头看右手护腕。
黑色布料,边缘已经发白。
他平时打球紧张就会用牙咬住护腕边缘,借点阻力稳住手腕。
这个动作他自己都没意识到,更别说别人注意。
可对方知道。
他迅速环顾四周。
篮球场空荡荡的,对面马路有辆共享单车停在路灯下,车筐里空着。
远处便利店亮着灯,有人在买饮料。
没人看他。
但他感觉不对劲。
那种被盯着的感觉,像球场上对手藏在死角等着断你传球。
他把手机锁屏,放回背包。
然后原地运球,故意做了个假动作,突然转身跳投。
球出手瞬间,他眼角扫向身后。
没有影子晃动,也没有反光。
可他知道,有人在看。
他没再投球,而是走到场边坐下,把护腕解下来检查。
里面一圈牙印,深浅不一,像是长期积累的痕迹。
他又翻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凶手左撇子,左脚在前发力,右腿有旧伤;
搬运工同一个人;
行为模式一致;
推人轨迹=三分球抛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