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第24章 策论惊鸿:边防屯田

第24章 策论惊鸿:边防屯田(1/2)

烛火渐微,林昭将砚台下的纸页轻轻抽出,墨迹已干,字字如钉。

    他未再看那晕开的“实”字,只将残卷收入袖中,起身推门。

    晨雾尚薄,会馆巷道静无人声,唯有更夫余锣在远处断续回响。

    他踏步前行,青布直裰拂过湿石,直赴贡院。

     辰时初刻,会试第二场开考。

     号舍低矮,考生鱼贯而入。

    林昭领卷归位,展纸视题——“论今世边防之要”。

    四下笔动如雨,皆循旧调,或言“忠勇守土”,或称“修我甲兵”,无非空言激昂,避实就虚。

    他凝神片刻,取出发黄抄本,目光掠过“入赵氏庄田”残句,闭目三息,提笔落墨。

     首句即破: “边防之固,不在兵多,而在粮足;粮之所以不足,不在地瘠,而在政壅。

    ” 笔锋一转,引唐初府兵制,言屯田之利:“耕战相资,兵食自足。

    ”继而举浙东岁修之弊,证“官有常法,地无常势”,当因时变通。

    其策三端:一曰“以屯代饷”,募戍卒垦荒,岁收归仓,减转运之耗;二曰“以农养兵”,春耕秋戍,闲时练武,急时执戈;三曰“官督民垦”,择流民、罪徒、边户,授地免赋,三年成业,五年纳半,使荒土化为军资。

     文中不提洮阳,却处处指向洮阳;不言崔焕,而崔焕之政隐然可见。

    豪强截水、三部默许、边将孤守,皆以“旧渠壅塞,民失其田”“吏请修而未报”“岁荒无赈,卒饥思乱”等语代之。

    字面无犯上之辞,实则句句剖政弊之根。

     写至“故屯田非止耕战,实为清吏治、抑兼并、安流民之三利并举”,笔势一振,墨浓如漆。

    他搁笔稍歇,抬眼望天,云层低垂,似有雷未动。

     贡院正堂,主考官陈廷章端坐案后,须发微颤,手执一卷已阅多时。

    此卷字迹清峻,不尚雕饰,然条理森然,层层推演,如刀剖竹。

    及读至“粮运千里,十耗其七,不如就地垦之;兵仰官廪,一溃即散,不如自食其力”,猛然抬头,环视左右。

     监试官二人分立两侧,一人垂首假寐,另一人袖手不动。

    陈廷章目光微凝,见那不动者指尖微动,似在掐算字数。

    他不动声色,提朱笔于卷首批八字:“老成谋国,识见深远。

    ”随即以指轻压卷角,将其置于案侧,待终场合议。

     然未及收手,那监试官忽睁目,缓步踱至案前,瞥见卷首标题——《论边防屯田之利》。

    其眸光一缩,不动声色退归原位。

    少顷,袖中微光一闪,一面铜镜悄然斜出,将卷面标题映于身后屏风。

     屏风绘江南烟雨图,柳岸舟泊,意境闲远。

    然铜镜反光掠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天阙归来 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 石器革命 临安风骨 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 天下一帝秦始皇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谁说神罗不算罗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穿越神雕:我拜杨过为师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荣国府,抱歉,不稀罕 跛王爷 灵异中篇小说选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医女楚汉行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江湖逆主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渺尘(1v1) 我,刘协,三造大汉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在大唐苟活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综影视】少白观少歌 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穿越,从灵鹫宫开始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寒甲御天 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石器革命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大明首辅:杨士奇 问道天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