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儿,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拿着这些钱,他联合本地各大开发商,炒高地价,赚得盆满钵满。
政府获得了市容市貌的改观和经济腾飞,村民获得了大量财富,开发商获得了无数新楼盘,而陈总和其背后的投资人,则在各个环节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有欢喜的地方就有忧愁。
话说小黑河旁有个沿河村,村里有两个兄弟,哥哥叫王沼,弟弟叫王泽。
哥哥吃苦耐劳,在建筑工地搬砖供弟弟上学,弟弟本也是老实巴交的好孩子,用功读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高材生。
弟弟王泽毕业那年,村里传来了小黑河综合改造的消息。
村民们都在商量该怎么办,村里老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没什么学问,王泽这么个刚毕业的首都回来的大学生,也被拉到村委会参与了商讨。
王泽自然会替乡亲们着想,果断建议由自己哥哥连夜成立一个建筑队,给大家在自家宅基地上面尽量多地盖自建房。
到时候拆迁丈量,就可以多拿补偿。
最不济,多拿几套回迁房也是好的。
沿河村是这轮旧改绕不开的一个地方,如果开发商敢闹什么幺蛾子,大家就团结起来一起做钉子户。
王泽在首都读了4年大学,哥哥也跟着在首都混了4年的建筑工地。
6层以内的板式结构的小楼,从泥瓦匠,到螺纹钢焊接工,乃至上下水,电工,各个工种的活王沼都干过,成立个建筑队给大家盖房子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王沼一夜之间成为了村里的红人,各家都拉拢他想尽快盖自建房。
盖的早的,说不定还能在拆迁之前,从村里拿到部分手续,享受更多的拆迁补偿。
而王泽毕业之后受此影响,也决定回老家发展。
以他的学历,很快收到了陈总那个融鑫集团的工作机会。
作为融鑫集团绿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沿河村的高级客户经理,王泽在村里不但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营业厅”。
所谓的营业厅,其实原本就是他自己家老宅旁边临街的几间配套房,有时候会有卖水果卖农具的临时租用一下。
这次有了正经工作,王泽干脆让他哥哥把这几间房子全都翻新了一遍,把卷帘门改成了落地窗,整体装修的跟银行大堂差不多,等他转正后,甚至还招聘了两个助理,俨然成为了全村最受信任的投资专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泽每天带着女助理,给各家各户免费提供投资咨询,劝大家把银行里的低息理财产品都取出来,换成他们融鑫集团的私募基金。
虽然私募基金是100万起投,但拆迁在即的村民们都已经开始按时从村集体领取安置费了,随便凑凑也能买的起高端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