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结果很快揭晓。
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以微弱劣势落选,却仍含笑向支持者致意:无妨,下次再来!
李宇轩觉得此人气度不凡,但未多留意,转身往军械商办事处去了。
此后数日,李宇轩在纽约军火市场奔走,却处处碰壁。
美国人对技术封锁竟如此严密?他坐在咖啡馆里,心中郁结。
对方一听是华夏采购团,态度立变:武器可售,技术免谈。
莫说最新式的勃朗宁机枪和75毫米野战炮,连生产图纸都不让过目,只肯出售些淘汰旧货。
正烦闷时,身旁响起温和的问询:请问这里可有人坐?
李宇轩抬头,见是那日选举台上落选的年轻人,西装革履,目光清亮。
请便。
年轻人落座点了咖啡,打量着他:“你的英语很好,是哪里人?
华夏,李宇轩答道。
华夏?年轻人眼睛一亮,说道我的堂侄女曾去过华夏。
二人相谈甚欢。
李宇轩得知此人名叫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身纽约望族,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对东方文化颇有兴趣。
罗斯福说起华夏,感叹华夏的潜力,李宇轩则与他谈论德国军事改革与中国新军建设,竟十分投缘。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李宇轩忽然醒悟,手中的咖啡勺“当”地落在碟中,竟是此人!
这不正是后世那位率领美国赢得大战的总统?史书上说他因小儿麻痹症终身与轮椅为伴,可眼前这人站姿笔挺,精神矍铄。
怎么了?罗斯福好奇相询。
无碍,李宇轩定神掩饰内心的震动,只是觉得……阁下名讳甚好。
他这际遇着实奇妙——在维也纳偶遇希儿,如今竟在纽约咖啡馆与未来的美国总统相谈甚欢。
书上不是说这位总统不是不良于行么?他暗自端详罗斯福的双腿,未见异常,也罢,历史本就充满变数。
二人从国际局势谈到民生经济,罗斯福对中国困境深表同情:你们需要的不仅是武器,更是一套使国家强盛的体制。
李宇轩苦笑: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