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长夜漫漫山河泣,烽火连天血染沙(1/3)
八月的天,燥热得像是要将人的骨髓都烤干。
我站在参谋本部作战室巨大的地图前,汗水顺着鬓角滑落,黏腻地贴着皮肤,痒得人心烦意乱,却没空去擦。
地图上,红蓝铅笔的痕迹犬牙交错,将北平、天津、上海的线条勾勒得格外刺眼。
每一条线,都代表着无数条活生生的命,代表着即将崩裂的家园。
我,韩夏,少将参谋次长,在这个陌生的平行时空里,肩负着指挥这个国家抵抗外侮的重担。
我的身份,是一个被最高统帅部默许的全权指挥者,所有来自上层的宏观战略,最终都要经过我的手,细化成具体的作战方案,再下达到前方各个战区。
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存在于我的意识之外,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意志,却无法触及他们的面容,更不能与他们直接对话。
我所面对的,是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或许不那么显赫的将领、参谋,以及千千万万的士兵和平民。
这份孤独,沉重得几乎要将我压垮。
七月底的平津之战,如同一场噩梦般骤然降临。
宋哲元将军的二十九军,尽管英勇抵抗,但终究未能阻挡住日军的钢铁洪流。
北平陷落,天津紧随其后。
那份电报抵达时,我正伏案研读最新情报。
电文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钢针,扎入我的心脏,让我呼吸困难。
我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即便我穿越而来,也无法瞬间逆转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在现代化战争初期的颓势。
但我内心的痛苦,却丝毫不减。
“次长,前线急电!”我的副官,年轻的陈明,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将一份电报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内容是关于日军在平津地区增兵的最新情报,以及他们蠢蠢欲动的下一步企图。
我的手指紧紧攥着电报,指节发白。
“命令各战区,立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我沉声下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沿长江布防的部队,加强巡逻。
沿海各省,尤其是淞沪地区,务必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
陈明立正,敬礼,然后转身快步去传达命令。
我重新回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淞沪一带。
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日本觊觎上海已久,那里的国际地位和战略价值,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
我已经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名义,将中央军精锐调往淞沪附近,悄无声息地进行部署。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日军情报部门的较量。
我必须做到滴水不漏,让日军误判我们的意图,才能为我们争取到一丝先机。
作战室里只剩下我一人,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我能做的,只有尽力去引导它,去修正它,让它不要碾碎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我知道,未来的八年,将是血与火的八年,是苦难与牺牲的八年。
但我也知道,中华民族的韧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我的任务,就是守护这份韧性,让它在最黑暗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八月第一周:风雨欲来
八月的第一天,闷热依旧,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氛。
北平沦陷的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全国,激起了巨大的民愤。
各地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要求抗战的电报雪片般飞向最高统帅部。
在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民意面前,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
这股决心,是我指挥这场战争最坚实的基础。
上午,参谋本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几位主要参谋,包括作战处长刘斐、情报处长戴笠(他并未直接出现在我面前,但他的情报总是第一时间送达),以及其他几位负责后勤、训练的将领,都端坐在会议桌旁,神色严肃。
“诸位,平津战事告一段落,但绝非结束。
”我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有力,“日军的野心,远不止于华北。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上海。
”
刘斐将军扶了扶眼镜,他虽然不是我的直属下级,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与他直接对接,他的军事才华深得我信任。
“次长所言极是。
根据情报部门的最新研判,日本海军已经集结了大量舰艇在东海,并有增援陆军部队的迹象。
他们在上海的侨民也异常活跃,频繁制造摩擦。
”
我点点头,手指轻敲着桌面:“这就是我此前要求各部秘密向淞沪地区调兵的原因。
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
我转向作战地图,用指挥棒点在上海的位置。
“我们的战略部署,是要将日军吸引到上海,在这里与他们展开决战。
这里是国际大都市,列强势力盘根错节,日军在这里无法像在华北那样肆无忌惮地使用重武器。
而且,利用上海的复杂地形和密集建筑,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日军的火力优势,将他们拖入巷战和消耗战的泥潭。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名参谋提出异议:“次长,上海地形平坦,不利于我军防守,而且日军有海军支援,沿江沿海我军将面临巨大压力。
”
我看向他,语气平静:“这是事实。
但我们别无选择。
平津地区我军实力不济,无法挡住日军的正面进攻。
而上海,是我们唯一能以逸待劳,并占据一定国际舆论优势的战场。
我们不能坐等日军选择战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将战场定在我们有利,但对日军来说又无法避开的要害之地。
”
我环视一周,看到众人眼中渐渐燃起的斗志。
“此战,关乎国运,关乎民族存亡。
我们必须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各种命令被细化、传达。
我要求各部迅速完成兵力集结,构筑工事,同时严密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
特别强调,在日军未主动挑衅前,我方不得开第一枪,以免留下口实。
然而,战事的发展,往往比预想的更加突然。
八月九日傍晚,当我刚从作战室回到简陋的宿舍,准备稍作休息时,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将我从疲惫中惊醒。
“次长!紧急情况!”电话那头,是值班参谋焦急的声音,“虹桥机场发生枪击事件!日军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名士兵,试图强闯我方机场,与我军哨兵发生冲突,双方交火。
两名日军全部毙命!”
我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来了!日军寻找开战借口的意图昭然若揭。
虹桥机场,上海重要的军用机场,位置敏感。
这无疑是日军精心策划的挑衅。
“我方哨兵伤亡如何?”我努力保持冷静,声音却依旧压抑不住内心的波动。
“报告次长,我方一名哨兵受轻伤,无阵亡。
”
“好。
立刻将受伤哨兵转移,保护好现场证据,封锁消息。
”我迅速下达指令,“严令前方部队,克制!在日军未进一步行动前,不得妄动!但要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
“是!”
挂断电话,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外面夜色深沉,只有几颗零星的星辰在天空闪烁,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我不知道这个平行时空的日军,是否会完全按照历史的轨迹行事,但我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能预感到,上海的战火,已经一触即发。
我一夜未眠,处理着后续事宜,与各部反复沟通,强调务必保持克制。
同时,我指示外交部门,立刻将此事向国际社会通报,占据舆论制高点。
我知道,在日军的铁蹄面前,国际社会的干预作用微乎其微,但争取道义上的支持,至少能让日军在行动时有所顾忌。
八月第二周:淞沪烽火
八月十一日清晨,天气依旧闷热,但我的心却比天气更加沉重。
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日军态度强硬,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要求我方撤走上海市内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甚至威胁增兵。
这是赤裸裸的战争叫嚣!
参谋本部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刘斐将军手里拿着一份日军递交的照会,脸色铁青。
“次长,日军驻上海领事馆已经向我方提交最后通牒,要求我方在二十四小时内满足其所有条件,否则将采取‘自卫行动’。
”
我冷哼一声,捏紧了拳头。
自卫行动?这是多么无耻的借口!
“通知各部,全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我斩钉截铁地命令道,“撤兵?绝无可能!自卫?那就让他们看看,我中华民族的自卫,将是何等激烈!”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愤怒。
愤怒是无用的,唯有冷静的头脑才能赢得战争。
“命令张治中将军所部,九十七师、八十八师、八十七师,秘密向上海市区靠近,等待命令。
九十八师,暂留苏州,作为预备队。
”我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命令税警总团,迅速完成集结,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所有部队,必须在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务必隐蔽,严禁暴露。
”
我知道,张治中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