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3)
沈舜华有些意外晏鹤京竟会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她紧锁着柳眉,上下打量一番面前的儿子。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脸庞瘦了些,认真了许多,她不曾见过他这般认真严肃的样子。
从前他做了混账事儿,认错揽责也是一副闲散的样儿,就比如为了狸奴,批颊家中哥儿之事,面对老太太的指责,他认错时眼皮不抬,口气冷淡,叫人更是气,又说老太太仙逝那会儿,别人都是穿着生麻布服丧,而他穿上好的白绢直身服丧,指责他的错处,他亦受着,却不改变。
晏鹤京与老太太的关系恶劣,是因她的关系。
她青春时性子烈,虽然也读《女训》《女闺》这些女教书等等,读了,但从不听从书里头的教导,关于妇道的规矩从来都是左耳听右耳出,比起学习这些,她更爱骑马弄剑,游山玩水。
当年她在别人口中就是个野蛮女郎,后来生的两个人儿子都传承了她的性子喜好,一个喜欢骑马弄剑,一个爱游山玩水。
虽是野蛮女郎,可是家世摆在那儿,到了适婚之龄,那些王孙贵胄纷纷争来求娶,这些贵胄之中也包括了晏家。
在求娶的人中,爹娘为相中了晏家的小公爷,就是如今的晏尧臣,那时她不愿早早嫁人,又与晏尧臣十分不对付,便将这婚事婉拒门外,爹娘疼爱她,看她态度坚决,便随了她意思,但没想那晏尧臣会借着立功之际向陛下请婚。
圣旨下来,她不嫁也得嫁了。
嫁进晏家后,因未曾预习妇道,性子还如女郎时一样跌宕风流,没有女子妇人该有的温婉温柔,所以不受晏家老太太的待见。
礼规吃人,吃的是人的灵魂,后来她渐渐改了性情,那老太太对她仍是对她白眼相看。
晏家子孙多,她生了两个容貌俊美,当世才度的儿子,也没能讨得老太太的欢心。
老太太对她冷冷淡淡,心情不美时,还会暗讽她几句。
晏鹤京聪明,看出她与老太太之间不对付,加上老太太对他这个孙子不见得有多喜欢,所以胜衣之后,他根本不把老太太放在眼里。
外边忽然起风了,刮得树叶窗子窸窣乱响,沈舜华思绪回来,想起从前的事儿,心软了下来,沉默后问道:“阿京,她喜欢你吗?倘若不喜欢,强留在身边,那她终将会成为个有形无神,或者有气无色之人,什么气质之性都会消失不见。
”
“我不知道,或许是有一些喜欢的,但我喜欢她,一眼见着就喜欢了。
”这话问出来,轮到晏鹤京沉默了片刻。
这是他不敢直面的疑惑,这些时日他一直在哄骗自己强扭的瓜放久的总会有甜的一天,当日离开婺源,他不在姚蝶玉面前提起会回来求娶之事,并非是忘了,而是不敢提起来,他怕听到她说不愿意。
“身为女子,嫁人之后要相夫顺夫,夫死不是持节就是殉情,这世人多认同这个观念,义烈但近于残忍,阿娘并不认同这矫枉过正的观念与礼教,寡妇也好,妇人也好,黄花闺女也好,你口中的小蝶好,那么就是极好的,你喜欢她,阿娘也会喜欢,但生在名门中,享受荣华富贵时,会被名声所束缚,而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晏家是你与兄长当家了,也可能是只有你一人。
”沈舜华说到这儿,停顿一下,声音有些发颤,“你兄长出入锋镝之中,往来战争之内,披上战甲离开后,唉,谁也不知有无归期,你身边的妻子需得识大体有家教,要对你有所助益。
你若真喜欢她,阿娘与你兄长,会给你在爹爹面前缓颊,许你纳她为妾,你若一辈子真心待她,她也不委屈,之后你再从那些贵女中,挑个合眼的成亲,可好?”
所谓妾,在世人看来都是以色侍人之人,爱着妾而另娶妻子,何尝不是一种薄幸呢?
晏鹤京笑了笑,他想要的并不是这种以利益为上的结果,他与她名分上只能是夫妻。
他没有再回话,阿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