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我面前摆威风,偏偏还得让我帮着跑腿。
”
嘴上说的很不耐烦,但江小娥可以肯定大哥要是真不想,就算是大开口他也不会去做,“那还不是因为二哥知道你会护着他。
”
有些人的性子就是这样。
“恃宠而骄”?
应该也不能这么形容,程芬在骂二哥是个傻子时,二哥无措到话都不敢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亲妹子是真的不待见他。
可换做大哥就不同。
他会跟大哥闹、会举起拳头吓唬大哥,其实是心里明白大哥是真把他当做了亲弟弟。
“啧,谁让他以前帮我打过架呢。
”江东阳说的那叫一个嫌弃,可嘴角的幅度可做不得了假。
他不是没有亲弟弟,南阳不就是?
只是这个亲弟弟和他年纪相差了快十岁,他像南阳那么大时被外面的人欺负,南阳连走路都走不稳,哪里能来帮忙?
是程华这个大个子,一下子就冲了过来,两人一块把欺负他的人给打跑了。
那时候看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程华,他心里就发誓以后自己吃肉绝对少不了他喝汤,自己穿新衣服,身上的尿素袋就免费送给他,要是有人也欺负程华,他要能打得过准上去帮忙,要是打不过那就算了……
反正不是亲兄弟胜是亲兄弟。
就有时候那大块头特别愣,气的人恨不得想揍他。
两兄妹聊着聊着就一同跨进了知青办的大门,刚刚跨进去,一道熟悉的大嗓门就响起来,“哎哟,真的是大稀客呀!快快快,你们两兄妹赶紧过来坐坐。
”
杨婶子笑的一脸开了花,也甭管他们俩是来干嘛的,自己的一张嘴巴拉拉就没停下来过,“怎么,是不是想通了?年轻人嘛,就该有理想有奉献精神,再说下乡知青也不是什么坏事,那是为了国家去做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
江东阳赶紧打断她的话,“打住打住,婶子你可别说了,你说的这些我都会背了。
”
杨婶子笑眯眯看着他,“那你背一个我听听。
”
“……”江东阳被噎了一下。
杨婶子粗着嗓子笑了几声,打趣着:“看来我说的还不够多呀,你这不是一点都没记住吗?”
江东阳讪笑两声。
他是真的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他们家三个都符合下乡的条件,杨婶子没事就老往他们这边跑,说来说去都是那番话。
听着他耳朵疼,就悄悄扣了两坨程华衣里的棉花,堵着耳朵他的世界就一片宁静了。
所以要让他背,那还真的挺为难他这个读书都不行的蠢货了。
“行了行了,不逗你们了。
”杨婶子笑着挥挥手,跟着又问道:“说说吧,你们两兄妹跑来知青办做什么?”
还真的挺好奇。
一个是实打实的街溜子,浑身就一根懒筋,让他来主动报名下乡知青根本没可能。
另外一个还不到时间,没道理现在书都不读了就直接下乡。
江东阳赶紧掏出街道办开的证明递过去,“婶子你先看看。
”
杨婶子接过来看了看,其实那张证明上没多少字,也就百来个字而已,她硬是看了好几分钟。
看过之后,她又将证明给推了回去,开口:“你家程华的情况我知道,也就交流困难了些可他人又不傻力气又大,是符合下乡要求的。
”
江小娥开口,“婶子,我挺好奇下乡政策上是怎么说的,你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
杨婶子皱着眉头,什么都没说。
她也没法接这句话。
政策上面只是标明了某些特殊群体不用下乡,但这个特殊群体说的就太笼统了,并没有细分的特别清楚。
一般情况下都是知青办看着来,视情况做决定。
在她看来程华的情况就符合下乡的要求,交流不便不代表不能交流,除了说话不利索没有太老实之外没其他毛病。
而且她还巴不得多点老实的人下乡,人要是太精明了难免会冒出一些麻烦事。
可是江小娥要让拿出来给她看看,那还真不能拿,一拿就更说不通了。
而江小娥两兄妹就是故意的。
早在之前江东阳就看过政策,要不然他今天也就不会跨进知青办的大门。
不过他也没戳穿,而是轻声说:“婶子,你知道这片区域像我二弟这样的人有多少吗?”
杨婶子挑了挑眉,“什么意思?”
江东阳没回答她的话,而是顺着刚刚自己的话往下说,“一共六十七个人,其中十四个也是到了年龄要下乡。
”
这段日子他可没闲着。
除了回大队捞鱼之外,就是伙同一群狐朋狗友到处溜街,走的鞋底都快磨穿了,不过好在也是有收获的。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另外一张纸递了过去。
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东西,可随着杨婶子看见写的是什么后,脸色就有些变了。
什么街多少号,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家人,最后标明的是身体情况。
有口吃的、有大舌头的、有走路稍微不稳当的、还有一紧张就抽搐的……
都是一些不影响干活的小缺陷。
也都是一些上面下达政策上没有包括在内的特殊群体。
杨婶子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小子估计早就知道政策上写的什么了,要不然也不会准备的这么充足。
先不说所有的六十七个人,就说这即将要下乡的十四户人家又因为这个闹起来,他们知青办那就可热闹了!
而且要是闹得太大,说不准有些人有样学样,那以后她就没消停的时候。
杨婶子没好气的瞪了瞪面前两兄妹,阴阳怪气了两句,“准备的还真不少,看来你们花了不少功夫啊。
”
说归说,但这会嗓门早就变小了很多。
知青办这里人来人往,有些话最好还是别让其他人知道的好。
“没办法,谁让程华是家里的一份子呢。
”江东阳可没打算把知青办给逼急了,要不然真强着来安排他们普通百姓躲得了吗?
所以这会已经在诉苦了,“你也知道他这个人虽然不傻但是性格特别犟,认准的事就一根筋,家里的人能容得了他,外面的人又不是他爹凭什么忍他?再加上说话都说不利索,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不准被欺负死。
”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张纸给撕了。
一下一下撕成了碎末,拧成一团丢进了旁边的簸箕里,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婶子你就当可怜可怜他,怎么说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小子,万一运气不好一去就回不来了呢?”
说是看着长大就有些夸张了。
不过也确实有些交情,别得不说,今年就不知道跑了他们家多少回。
“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真以为下乡是进狼窝不成?”杨婶子仍旧板着一张脸,知道这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但多少还是有些气恼。
而就在这时,江小娥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小本子,一边递过去一边道:“婶子,我们作为根正苗红的一员,绝对不是为了躲避困难,不然家里三个哥哥姐姐差不多的年纪,没道理就只为二哥一个人出力,只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还希望知青办多为二哥的特殊情况多考虑一下。
”
杨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