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3)
最好的服务理念,就是活好钱少。
在还没开始之前,江小娥觉得以这两个目标往下走是最能让对方满意的,但如果他们达不到这个目标,那就只能选择其他方案。
就按钱嘉树说的那样。
加个“房”,没说这个“房”的材料一定要用生铁,实在不行就用木质替代,虽说没那么好看使用年限也短,但这些短处他们也会一一跟公社说明。
那边也不见得会拒绝,因为它的优势是便宜。
不过这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做的决定。
现在他们还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的。
一些想法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江小娥直接作出安排,“罗朗,你去借王主任的电话,给公社那边回个信息,这笔单子咱们接了。
”
“我这就去!”
“周洲,你去仓库那边把咱们的工作间再续一段时间。
”
“没问题。
”
而在对面的方大牛正兴奋等着她的话,结果等了一会没等到她开口,赶紧问道:“我呢我呢,我干嘛?”
江小娥抬眸看着他以及他身边的钱嘉树,“我刚刚就在好奇一点,你们说咱们省城一共有多少台脱粒机?”
这玩意绝对不少。
不单单是龚庄公社,其他公社以及生产大队都有可能配备脱粒机,早先是人工脱壳,费时又费力,现在除非是实在借不到脱粒机又或者舍不得花那点钱,都会选择在最近拥有脱粒机的地方借用。
她之前就听大哥提起过。
在龚庄公社没有引进那台电动脱粒机之前,阿爷都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借用的脱粒机,那里使用的也是脚踏式脱粒机,她接着说:“反正是要弄,或许我们步子可以迈大一点?”
周洲一听就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把其他地方的脱粒机也改了?”
“改不改还得看他们愿不愿意,但他们愿不愿意的前提是我们得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江小娥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道:“所以你们觉得呢,要不要花点时间去问问?”
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是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
最难的其实不是时间,他们拥有的时间还没珍贵到那种程度,难的是他们要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面对一个陌生的公社以及生产大队。
这可不是考验他们技术的时候,而是胆量。
头一回去龚庄公社,是卢老师带领他们去的。
要不是因为卢老师的原因,他们就算见到范干事也很难有下文,那个时候可不是嘴皮子厉害一些就能说服对方让他们碰脱粒机。
现在倒是有可能了。
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有足够让人信服的成绩,但同时也得有人鼓着勇气只说服其他公社和生产大队,既有胆量嘴上功夫也得强。
“要,为什么不要!”
“可人家会信我们吗?”
“那得看我们怎么说,看我们拿着什么东西去说。
”钱嘉树有些迫不及待,他举起手就道:“我去,我去了还能观察一下那里的机器,绘制成图稿拿回来大家一起研究。
”
江小娥也是这个意思。
钱嘉树绝对是最好的人选,虽然去这一趟不能直接把脱粒机给拆了,但是它能够把外部造型画出来,也能有利于他们的研究。
除了钱嘉树之外,方大牛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他性格有那么一点憨,带着一点无畏无惧,他可不管对方是谁,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员,但最少他有胆量走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向那个陌生的人展现自己。
罗朗有些茫然,“我们拿什么去?”
钱嘉树一脸笑的神秘,而周洲从自己的挎包中又把那本红色的证书拿了出来,“拿这个,有这本荣誉证书在很有说服力。
”
“那就这么安排吧。
“江小娥说完就将手摊在他们的面前。
罗朗有些茫然,想了想自己也把手搭在了她手上,难道是要一起加油助威?
结果还没想完,就被小娥姐一巴掌拍在了手背上,“是让你们拿钱,每人凑五角钱,这大老远地到处跑除了车费之外还得解决吃的问题,这钱咱们先凑一凑,等拿到维修费再平分。
”
“没问题!”罗朗答应得最爽快,庆幸自己留了两块钱以备不时之需,瞧瞧这不就用上了?
他非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甚至还挺高兴小娥姐这么说,比起每个人凑钱,他更不喜欢他们把他隔离在外,“我这就回宿舍拿钱!”
“那我和大牛准备一下,下午请假就直接去其他公社跑一跑。
”钱嘉树觉得一般公社都会有脱粒机,公社下面管辖那么多生产大队,怎么可能不准备这种经常要用到的农用机器。
“我也去仓库那边把工作室预订好,就咱们原先用的那一间,用了这么长时间都习惯了。
”周洲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不过刚走几步又回过头,他好奇道:“咱们都有活,那你呢?”
江小娥将自己的小挎包背上,微微昂着脑袋就往外走,“我也有活呀,我得去拜访一位老手艺人。
”
她嘴里的老手艺人是他们巷子里的一位五保户。
无儿无女无工作,孤寡老人靠着街道办每个月支援的三块五角生活在巷子尾的棚木区。
三块五角是养活一个人的最低标准。
勉强不被饿死、勉强不被冷死,想要吃好一点穿好一点,那还是得自己再挣点钱。
像这种情况,街道办都会派发一些手工活给他们,只是手工活没那么多,分的人倒是不少,一般情况下两三个月才有可能轮一次。
江小娥要找的这位老手艺人是一位会手工编织的老婆子,老婆子性格有些古怪,周边没什么人喜欢和她来往,但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子孙绕膝的缘故,对待小孩倒是很和睦,时不时会送一些自己编织的小玩意。
竹蜻蜓、草篮子、竹坐垫之类的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