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3/3)
见到了管事的人,说起话来也是结结巴巴。
而且期间也不是一直顺利,他们也被人不耐烦地驱赶过,更有人打趣他们两个小毛头,一直用逗弄的语气戏弄着。
心里还挺不舒服的,方大牛心大,还咋咋呼呼说以后等着看他们后悔,钱嘉树却憋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但该做的事还是得接着做。
去的地方多了、经历多了,在对方不耐烦的语气下,两人居然还能一脸微笑地继续往下谈,鼓起勇气、厚着脸皮,还真被他们说服了一些人。
当然,主要是那本红色的荣誉证书,以及他们职工学校学生的身份。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居然有一些人还认出了他们,对过滤网兴趣不大,对他们制作的两用脱粒机兴趣更大一点,搞得他们还得想尽办法把话题又拽回来。
反正,坚持还是有效果的。
除了当场确定的两个公社之外,有意向的生产大队也有三家,卢老师带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后,来电话确认的也有两家。
钱嘉树工作做得全,当统计好都是哪些地方后,便掏出随身带着的本子,很是欢喜地告诉大伙一个好消息,“一共二十一台脱粒机,公社要多一点,生产大队最多的也就三台,但幸运的是其实有十八台和龚庄公社的脱粒机型号一致!”
龚庄公社除了那台自动式脱粒机之外,还有八台手动式脱粒机,八台六个型号,他们全都拆开画过详细的图稿,也就是说他们只用在现有的图稿上设计后,直接过去重装就行,不用再拆机再设计再重装,省略了很多复杂的工序。
“太好了!”罗朗高呼一声,这两天他画稿画得手都要废了,多次尝试多次修改,他这几晚做梦都在画稿,“那剩下的三台呢,型号一样吗?”
“不一样。
”钱嘉树翻到一页,“我跟你们说,小地方人才辈出啊,这三台属于一个生产大队,是一个木匠自己做出来的,不过用的材料全是木材,脱粒的效果没有那么好。
”
旁边几人好奇地看过去,图稿上画着的是一个和他们印象中完全不同的脱粒机,是一个细长方形的造型。
“那位大爷还挺好心,跟我解释了一下内部的结构。
”钱嘉树指了指边上的构造图,“我按着他形容地画了出来,他居然能将这么多配件压缩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完全不留缝隙。
”
“神奇!”
“不是,这两个配件是怎么叠在一块的?我怎么完全看不到间隙?”周洲有些奇怪,“难不成没做固定,就这么搭在一块?”
“当然不是。
”钱嘉树拿出纸笔,当时他也提出了这个疑惑,大爷非常热心地跟他讲解过,“看到这几条印子没?一个凹一个凸,两个配件结合在一块,比用螺丝固定来得还要稳当!”
螺丝栓要是松了,固定的地方就会松动。
可这位大爷做的东西就不会,“他说那台机器做出来有七八年了,因为是常用的木制品,外表看着有些破破烂烂,但内部配件一直都没松动过,他说那叫……叫什么来着。
”
“榫卯结构。
”
“没错,就叫这个!”钱嘉树拍了一下巴掌,好奇问着江小娥,“你是怎么知道的?”
江小娥没空回答他,而是抢过他的钢笔,翻开到某个型号的图稿那页,直接在上面的一些地方画“×”,略显激动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借用这个方法,改变一下固定方式,去除掉多余的固定板?”
一台机器为什么会用到那么多颗螺丝钉?
因为需要固定里面的配件,而每个固定的地方要么有个卡槽、要么有个隔板,又或者是支撑的夹具。
而这些固定的地方大多都是在边边角角,总会空出一些角落用不上,导致空间有些浪费。
那如果去掉呢?
本身就是因为空间不够需要重新规划位置,再将三块或者四块过滤网增加到里面,如果能将这些地方去除,空间就增加不少。
但配件还是得固定住,恰巧的是榫卯结构能弥补现有的短缺。
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多变性。
它有近百种结合的榫卯,将过滤网填进去后,在剩下的空间里采用合适的榫卯结合,使得配件和配件之间固定住。
江小娥的笔突然停了下来,没继续往下画。
“虽然不是太懂,但总觉得可行。
”
“那就试试?”
罗朗有些着急,“继续呀,我想知道下面该怎么做。
”
江小娥抬眸看着他,耸耸肩膀,“我不知道啊。
”
罗朗有些傻眼,“……啊?”
江小娥放下笔,“我又不懂木活,只是听说过一些榫卯结构,具体还是得找木匠师傅问问。
”
她属于半知半解,知道归知道但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操作,隔行如隔山,有必要请教下专业人士。
“我明天再去一趟大队。
”钱嘉树有些激动,“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
“我也去。
”周洲跟着说,“正好我们没有其他头绪,行不行都得去问问,说不准突然冒出些想法呢。
”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一块呗,总不能把谁落下。
”江小娥挎上自己的小背包,“放学回家,明天八点直接车站见!”
挥挥手,转身就走。
决定回去后吃好喝好睡好,明天又是让人期待的一天!
刚走进巷子没多久,一旁的墙上又冒出一个小脑袋,“小娥姐!”
江小娥对着他挥挥手,从兜里掏了一把瓜子,“吃瓜子吗?”
“吃!”小杨采跳下凳子,光着脚将院门打开一点点缝,探出脑袋跟着又伸出手,给了小娥姐一个灿烂的笑容,“下回我请你吃。
”
“行啊。
”江小娥往他手里放了两把,搞得小杨采捧着手,双脚轻跺地,“满了满了,要掉出来啦。
”
“行了,慢慢吃。
”江小娥拍拍他的脑袋,就想转身回家。
而这时小杨采叫住了她,“小娥姐,你三姐回来了。
”
“嗯?”江小娥挑眉,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不该诧异。
算算日子,这才三天?
该说不说,她对蒋晨还是有点真爱的,这不,居然坚持了三天。
她以为第二天程芬就会吓得跑回来了。
小杨采一边将瓜子放进口袋一边小声说着,“老惨了,说是带去的两套衣服都被扒走了,不知道跟谁借了一套破破烂烂的衣服逃回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