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3/3)
接了三个公社和四个生产大队,一共十四台机器。
”周洲特意拿出一个新本子,上面记录每个地点和数量,外加他们原先的收入和分账。
他浅笑一下,“不单单有主动找上门的人,还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在其他机器上安装过滤网。
”
“其他机器?”
“真的?”方大牛一脸惊奇,连其他机器都找上门,莫名有一种他们很厉害的感觉,就像是那些大师傅,时不时会有人邀请上门解决问题。
他嘿嘿一笑,挠着头道:“感觉咱们都成大师傅了。
”
“想啥呢。
”周洲用笔敲了敲他的脑袋,“来请也得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做,人家可是一家小型工厂,想让我们安装过滤网的是一条生产线,咱们哪里搞得定?”
一个是手动式机器,一个是自动式生产线,这其间的区别可就大了。
“嘶,这也太高看我们了吧。
”方大牛立马打消心思。
周洲赞同点头,“所以我等会打算去回绝。
”
“也不用这么着急。
”江小娥倒挺有兴趣的,“咱们不会,但咱们可以去看看,就算不能直接上手,去近距离体验一下生产线的操作流程也行。
”
“对。
”钱嘉树跟着点头,“现在接触不到,以后迟早会接触,就当提前学习下了。
”
周洲轻笑一声,“我没意见,只要都厚得了脸皮就行。
”
为什么要厚脸皮?
人家请他们上门安装,结果在那边期待下“隆重”登场,转悠一圈甚至还会悄悄上手摸摸蹭蹭,最后告诉人家他们不得行。
脸皮不厚,真的架不住。
不过也神奇,五人小组脸皮都还挺厚得,这种小场面都能驾驭得了。
既然都没意见,周洲便打算给那边打个电话,约定好上门的时间。
现在就等四婆婆那边编织好过滤网送过来,他们效率是越来越高,四婆婆一个人编织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他们。
不过也是,四婆婆这段时间是真的忙。
她不是没收两个手巧的丫头跟着她一起学,但初学者编出来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瑕疵,真要送过去她觉得亏心。
是真觉得亏心,现在能多一个稳定又钱多的进项,周边那些五保户们不知道有多羡慕她,更别说身边常常有人陪伴,哪怕只是待在一块编织教学,她都觉得比原先的日子有盼头多了。
“四婆婆!”
门口传来叫门的声响,四婆婆手下没停,对着边上的桂妹子道:“好像是小陈的声音,你去开个门。
”
来的是街道办的陈慧秀,进门就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编织物件,“哟,又弄了几张了,这些能送去学校了吗?”
“还不能。
”四婆婆知道她急,但再急也得缓缓,“还得浸水熏干,不然长了虫子用不了几年。
”
“还是婆婆心思缜密。
”陈慧秀看着边上的两个小姑娘,一个个埋着头小心翼翼编织着,那双手上缠着布条,显然是被竹条划破过,包起来以防再被划伤,“她们学得挺快呢。
”
“是挺快。
”四婆婆脸上带着笑意,显然对这两个“徒弟”很满意,她都想着了,等这批单子一结算也得分两个丫头一些。
不过她没打算分钱。
两个丫头都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分了钱最后也落不到她们身上,她想着扯点布做个小背心,又或者给她们缝个新书包,反正只要她们能用得上的就行。
但不是现在,这事还得缓缓再想。
四婆婆手上没停,抬头问着:“小陈,你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陈慧秀脸上流露出一些尴尬,却不得不开口,“婆婆,这不是马上就要到中秋了吗?报社那边接了任务,打算过来采……了解了解你们的生活。
”
她知道住在这边的人对这事特别排斥。
过年过节时,报社那边都会挑选几人拍拍照片,进行一个日常生活的采访,将其登报。
其实这也不算坏事,民众的关注多了,这样也不会有个别人忽视这群没人照顾的老人们。
但想想她也能理解,其他人愿意上报,觉得那是一件大喜事,恨不得裁剪下来张贴在自家,让一大家子时时都能看到。
可对于五保户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大喜事。
上了报纸,全省的人都会在报纸上看到他们是一群无儿无女无老伴,什么家人都没有的孤寡老人,是一群可怜到不能再可怜的人。
四婆婆就是最排斥的人,原先也有过一次,四婆婆拒绝得十分干脆,直接把人都赶了出去,把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那会他们一个个是提心吊胆,生怕四婆婆出什么事。
而今年这个任务分到他们街道办,几个五保户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婆婆。
她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知道,就算是一个孤寡老人,但也能凭自己的手艺吃上饭。
来之前陈慧秀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已经备好一大篇话要说,这会更是快言快语,生怕自己还没说完就被赶了出去,“这真不算坏事,我们就是觉得以您的经历能让更多人……”
结果还没说两句,四婆婆就直接打断她的话,“行,你安排时间。
”
陈慧秀一愣,“啊,您这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