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3/3)
制作脱粒机的工厂订,也不一定能订到这种多功能的机器。
也正是因为太好了,他遇到江同学后很难不激动,拉拉关系,说不准以后他们公社就能拥有第二台呢?
握着江同学大哥的手就没放开,赵干事特别热情地邀请他们,“江同学那天的柚子还好吃吧?正好柚子树就在永安大队的山头上,我再申请一下给你送一些。
”
借花献佛这种事,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
而且他敢肯定主任就算知道了,也会给他批条子。
他一把勾着江同学大哥的脖子,连自行车都顾不上推就往大队里面走,“走走走,咱们去大队长家坐坐,等会我再带你们去山上看一看,那边的柚子树老多了。
”
“……哈、哈哈,赵干事我们这都打算回去了……”被赵干事“挟持”的江东阳笑得很无奈,硬是被拖着往后走。
很显然赵干事并不愿意放弃他这个“质子”,“也不着急这么一会,等会我安排牛车亲自送你们回城。
”
江东阳无可奈何,只能求救似的望着自家妹子。
熊明两舅甥待在原地,也没想到会这样。
怎么可能想到?
那可是公社的干事啊!
居然这么热情地邀请,这在以前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事。
可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能感受到江小娥所做的那些事有多厉害。
赵主任的盛情邀请,再加上江小娥也挺好奇他嘴里说的柚子树林。
养蜂除了技术之外,最关键的就是环境。
当时赵主任拿来的几筐果子,除了柚子之外还有梨子,这两种果树不就正好适合蜜蜂采蜜?
十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大队长家。
王三能见赵干事亲自赶来,还当是有什么大事,听他说要去柚子林看看,自然没意见,“那行,我找两个人一块去。
”
“不用不用,咱们这么多人也够了。
”来的路上赵干事和其他人都聊了聊,知道熊永生是本地人,他道:“瞧瞧,还有条狗子跟着呢。
”
王三能眼里闪过些奇怪,他怎么不知道赵干事和熊家有交情?
心里藏着疑惑,手脚却利索,他从屋里拿出几顶草帽递过去,“那行,现在就去,柚子林不远,咱们走二十几分钟就能到了。
”
现在正是柚子结果的时候,但也没大批量结起来,王三能也不知道是故意呢还是无意间提起,“现在还好,过段日子柚子掉满地就看得心疼了,咱们大队就是天天当饭吃,那也吃不完,只能看着它们烂在地里。
”
“没办法。
”赵干事叹气,“周边没厂子收又运不出去,还能怎么办?”
他也觉得可惜,饥荒那几年他饿得都啃树皮了,现在却只能看着这些果子烂在地里,心里确实挺难受。
但没那个条件啊。
一来柚子算不上粮食而且口感不太行。
周边的厂子又没有这类果子的需求,要是少一点也就算了,他们想想办法各个地方也能塞一点,但这片柚子林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想运都没法运出去,真要靠人力搬运出去,又派大车运输到外省,但一个口感差的柚子,靠大货车运输出去,就算能卖怕是连油钱都收不回来。
总不能这么多人一折腾,最后还亏钱吧?
而且说实话,就现在公社的情况,他们甚至都不敢尝试,派大车出省城可得花不少钱,但该往哪里运都没谱,谁敢试?
不过他还是安抚着,“再等几年,城里正在建设轨道,应该能往公社那边通行,一旦建设完成,运输就不会那么困难。
”
“真的?”王三能眼里带着希望。
赵干事其实也不是太确定行不行,因为这些柚子……
说句实在话,送他他愿意尝尝味,但要让他花钱他还真不愿意买,有这个钱买点好东西不行吗?
他回避着这个问题,只是遗憾着,“要是橘树就好了,公社还能想想办法把橘子送去罐头厂。
”
“那这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王三能一脸无奈,正好这会迈上一个台阶,他看着眼前的一片柚子林,“谁知道老祖宗怎么就这么想不通,硬是在这里栽种了这么多柚子树。
”
老祖宗早就在地里化作白骨,谁也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
不过王三能倒不能抱怨,因为他们大队还真受了这片柚子林的恩情,当年要不是靠这些柚子饱肚,他们大队还不知道饿死多少人。
就是那几年天天吃、年年吃,吃到现在家家户户的日子稍微好了一些,就不想再尝柚子的味了,都快吃吐了……
大队吃不完,就想着能不能靠这批柚子树搞点创收。
赵干事先前说得罐头厂就养活了好几个种植橘子树的生产大队,他们要也能将柚子售卖出去,不求发大财,只希望家家户户都能有些余钱,好让孩子们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
只可惜,一切想法都落空了。
收了收心思,王三能问道:“赵干事,这次弄多少斤?”
“弄个三十斤吧。
”赵干事说着,“条子过几天补给你。
”
“不着急。
”王三能巴不得他要得更多,公社拿多少年底都会给他们算账,虽然这一点也没多少,但苍蝇腿也是钱不是。
他拿着竹筐就道:“那你们随便逛逛,我去找找,还得找熟得,不然味太涩了。
”
等人一走,赵干事赶紧回头,“就算熟的回去也得放放,不然味道不好。
”
虽然是借花献佛,但要是味道太差不但没法拉拢关系反而印象还不好,多放段日子,口感还是不太行但水分足啊。
就当解渴了。
“听您的。
”江东阳咧嘴笑着,头一次被公社的干事送礼,哪怕不是送得自己他都觉得兴奋,尤其是一送就送这么多。
“柚子味不行,但蜜香啊。
”站在后面的熊表舅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他趁着赵干事没注意时指了指另外一座山,“每年的三到五月,它们就会绕到这边来,采得可勤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