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3)
养蜂的场所。
这些地方就特别适合实践。
在他们确定巢础的材料后,她就让大哥给熊明带了个信,希望熊表舅记录一下他那两个蜂箱每个月的产蜜量,到时候正好做个对比。
至于其他的还没有安排好。
一切都只是她暂时的想法,具体还得先把巢础机做出来,进度已经过了大半,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结果了。
等他们转了一圈回去时,江东阳已经凑好了二十块钱的家什,除了那张床之外,凑了一个矮柜、一张饭桌以及四把椅子,可以说都是按最最最低的价钱给他。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家妹子居然替他凑齐了二十八条腿,果然没白疼妹子,谁家妹子能像她一样,给自家哥哥备齐二十八条腿!
甚至人家大队长还专门找来板车,送他们去公社搭车回去。
一路上兴奋的劲没处使,叽里咕噜了好一会,直到两人将家什安置到车顶后,江东阳才道:“这价钱比市里的二手家什还要便宜,不要紧吧?”
“是便宜一点,但也没到亏本甩卖的程度。
”江小娥心里也有个底价,如果是那种自己贴钱来讨好,她早就找借口推脱了,而现在这种她更偏向另外一种行为,“你来我往,才能长久。
”
在不涉及底线的同时,他给她便宜、她给他便利。
而此时在三洲生产大队,张大队长和韩老爷子来到溪边的某处空地上,这边因为某些缘故一直空着没用,原先是打算等大队的社员们开枝散叶后,谁要建屋就分谁家地基。
虽然远了一些又临着小溪,但架不住地方大,不用显得太用劲。
不过张大队长现在改变主意了,他不打算将这里当做建屋的地基分出去,而是道:“老韩,我给你一个任务,你找几个小子将山脚那一片的果子树都移栽过来,一些花草也行,以后你来管着这片果子林,我会和老周他们商量,按十个工分算给你。
”
韩老爷子笑眯了眼,一口答应下来,“行啊。
”
别看他便宜出了一些家什,但怎么都不会吃亏,瞧瞧,大队这不就补偿他了,原先干得累死累活,最后也就挣个四五个工分,现在分了一个任务,虽然前期移栽会辛苦一点,但后面就相当于养老任务了,就算那个时候拿不到十个工分,也不会有现在累。
他道:“这样,等我先将山脚那些树啊花啊记录一下,再去学校问问小江同志哪种适合,确定了再移栽,怕不合适白折腾了。
”
“好好好。
”张大队长连连点头,“你这个法子好。
”
……
两天后,在众人多期待的制作小组又开始行动起来。
在人聚齐后,江小娥再一次开了一个小会,提出制作任务并分配工作,“之前就确定过了,这一次采用的是手摇轮转动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制作出一个转轮和手柄,来控制压花模具的转动……”
方式很简单。
和手拉式脱粒机的方法大同小异。
这对于几个人来说并不困难,唯一困难的是,这种配件不是他们靠手就能弄出来的,“钱嘉树你和吕国源两人去机械厂,协助他们制作出我们定下的配件。
”
像他们这种情况,是没法去机械厂下单配件的。
倒不是不符合手续,因为他们向来都是以学校的名义,这样可以向各个厂子下单子,但行不通的是他们所需的量太少了。
一个配套的手摇轮,大大小小只需要四个配件组成。
他们以防万一,先订购了三个手摇轮。
一共也就十二个小配件。
三千人的中型机械厂谁乐意接这种十几个小配件的单子?
哪怕有机器在,也得先做个模板出来,这么一点单子去打个版还不够浪费人力的,但有吕国源两人的帮忙以及卢老师的面子在,“如果可以的话,看能不能将他们打的版样要回来。
”
“行,我等会就去找吕哥他们。
”钱嘉树早就挎着包,打算开完小会就动身。
“罗朗你让高村记录一些蜂箱1—7号的数据,在蜂房没满之前先别刮。
”江小娥桌前就有一张数据表,先前几个公社送来的蜂巢都被他们转移到蜂箱内,只可惜,这段时间因为各种情况死了一批。
这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
熊表舅先前就说过,转移过程难免会破坏到巢脾,尤其是几个不同的蜂巢混在一块,在缺少巢脾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干群架。
他们能做出一些防范,但真没法劝它们不干架。
有个别家伙“膀大腰圆”,干起架来尤为凶猛,一只只彪悍的不得了。
“周洲,我们继续先前的任务。
”江小娥合拢桌面的本子,她和周洲等人来到郊外临时搭建的木房,将原先制作的半成品拿起再上手。
在手摇轮的配件弄好之前,他们需要将前面组合起来。
运作方式很简单,一个字就是“压”。
用手动摇轮的方式,推进处理后的蜂蜡向前,在两根压花模具的压力下,压制出人工巢础,还得令其瞬间定型,温度太高没法塑性,温度太低在压制后很容易改变其形状。
在制作压花模具时,钱嘉树就按照巢脾中的巢房一比一还原六边形的尺寸,确保制作出来的人工巢础和巢脾一致,这样能让蜂群更快的适应。
一旦温度太低改变每一个六边形的尺寸,他们无法确定蜂群是不是能适应,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数据来给他们答案,而这些事也是养蜂人的事了,养蜂人提供数据,他们再通过数据进行改进。
不过这都是后续的事。
就现在,他们一行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
同样,江东阳也特别忙碌。
大大方方将买来的二十八条腿搬进谢姐家,他完全不怕周边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挺享受的。
不是没人说些难听的话。
但那又怎么样?
说得再多他都不会少块肉,但他马上就能搬进大屋子里,以后还有人养着他,这种实际得来的好处,他又怎么会因为几句闲话不高兴?
来打听的人,态度好的,他乐呵呵回,任谁都能看出他的高兴。
要是态度不好,又说些特别难听的话,他江东阳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直接带着几个狗友堵在人家门口,谁家不知道谁家事,对方说他,他不也能说对方?
还能带着几个狗友一块说,说得对方一家不敢冒头。
其他事他就不计较了。
说谢姐可不行,他一个街溜子不在意但万一谢姐听得入了耳怎么办?他还想好好过一辈子呢。
这不,今天他们又蹲在赖婆子屋前臭骂。
骂得她儿子翻后墙躲了出去,江东阳不是没发现但也没追,而是在外大喊着,“你就是缺口德遭报应了,有儿子跟没儿子似得,等你七老八十干不动活,就等着去讨饭吧。
”
“可千万顾着些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