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3)
“那你此时此刻,心里有没有冒出一个具体的名字?”冯頔妘再一次提问。
方忆已经空窗三年,她和前任分手的原因特别简单,在一个纪念日的时候,对方制造惊喜向她求婚,而她完全受到惊吓。
那时候胡斯容还没有彻底对公司放手,方忆在基层熬了两年才进入管理岗,从项目经理升到副总经理,跟着胡斯容学本事,她每天只想着如何接到更多的项目,压根没有心思进入一段婚姻。
而前男友是那种对自己的人生节点有着清晰规划的人,他比方忆大四岁,当时已经二十九,他认为他必须在三十岁的时候结婚,方忆拒绝他之后才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干脆利落告诉对方她没办法配合他完成这个任务,两人就此分手。
结束那段感情过后方忆忙着干事业了,自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互联网的发展上了高速,尤其这两三年,完完全全进入新媒体时代,方忆敏锐意识到如果公司的传统业务不进行创新突破一定会走下坡路,所以她在维持公司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去学习研究园林景观如何与网络结合,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新媒体部门,也的的确确为公司做出不小的传播贡献。
当然了,并非她社交圈狭小,身边没有男人。
尽管她这两年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更加愿意录取优秀的女孩,不过这个行业男性占比更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她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男人。
她参与朋友组织的活动,经常有异性向她示好,就连去打网球,也能遇到大胆向她索要联系方式的,在第一眼产生好印象的情况下,方忆接触了几个异性,只是最终都在了解的过程中对他们失去兴趣。
不可否认,刚才她提到“贤夫良父”这个词时,的确想到了应随,尽管应随的外表看上去和贤夫良父完全不沾边。
她至今还能想起第一次见应随的情景,一切都那么巧,那天中午,他刚好将车子停在她经过的地点,被她随机选择作为问路人敲下车窗。
当他那张与破旧卡车气质格格不入的一张年轻又英俊的脸露出来时,她心里发出喝彩,即便见惯了帅哥,遇到符合自己审美取向的,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她当时以为自己表现得足够淡定,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会儿她的眼神短暂为他点亮。
方忆在感情方面洒脱,并不意味着她会随意进入一段男女关系。
后来她和应随产生更多的交集,由于住进他家,发现被他自己放弃的才华,她不由自主对他产生好奇,于是从李野口中认识到一个具有人性珍贵闪光点的应随,这让她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她第一次对应随产生心动,是在杨林聚众到葡萄园闹事的傍晚。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建立合作关系,她只是他的临时租客,他得知她被为难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想要为她平息纠纷,他说服那些大爷大娘展现出来的从容自若令她欣赏,她顺着他提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