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3)
结婚传言甚嚣尘上,不少人直接问到两人面前,应随和方忆对此统一口径:太忙了,顾不上。
这个回答颇有几分应付的意思。
他们刚在一起时就大大方方聊过这个话题,方忆明确表示先谈两年恋爱考察彼此是否适合结婚。
如今相处时间不足一年,考察期还未过半,结婚一事,自然不能草率决定。
不过,若应随真和周围这些上了年纪的乡亲们说“还想多谈两年”,大家一准会提醒他:“你年纪也不小了。
”应随可不想听这些为他“着想”的话,索性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他们看他态度敷衍,就不好多问。
当然,他们也是真的忙,用“分身乏术”来形容毫不夸张。
从七月到十月,客流远超预期。
一是这个农文旅项目本身足够吸睛。
方忆的初衷始终没有偏离休闲采摘这一核心,严格把控葡萄品质,而她和应随年初带团队外出学习后,又在另外一百亩地的规划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四季采摘的持续性,又专门划出区域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对中产收入的客群极具吸引力,几轮广告投放,客流量持续攀升。
其二,方忆广阔的人脉发挥了作用,谈下多家企业团建与亲子研学活动。
其三,销售团队全力推进,成功与城区高端商超建立合作关系,线上运营齐头并进,凭借四月梨花节展会上积累的用户,持续打造私域流量,多渠道同步销售,尽管人人忙得脚不沾地,但被丰厚的奖金激励着整个团队,大伙儿干劲十足。
至于接待中心的住宿,更是锦上添花的亮点,通过游客在社交平台上自发的分享迅速走红,由于房间数量有限,自七月中旬起便日日满房。
有一次,方忆让负责客房服务的同事为她朋友预留两个房间时,却得到只能预订半个月后的房间。
住宿业务的火爆,成了意外之喜。
这天是周六,正值周末,园区客流量比工作日明显增多,方忆也赶到接待中心,和应随一起亲自服务客人,缓解现场人手紧张的压力。
方忆觉得自己今年的事业运相当不错,园林工程公司近期捷报频传,团队不仅成功中标湿地公园项目,还接连拿下两个大单,加上还未完成的工程,她不得不多地奔波。
忙了一整天,直到下午六点闭园,大部分客人离去,只剩少数还没结束采摘的游客以及预订了当晚住宿的客人,他俩终于松了口气。
自从接待中心的餐厅正式营业后,他们就跟着员工一起吃工作餐。
饭后,方忆特意去收银台看了一眼当日流水,通过果蔬采摘、特色美食、住宿服务结合的运营模式,客单价基本在200元到300元区间,而今天,仅接待中心的线下销售收入就已接近十万,方忆在心里默默估算,如果能维持这样的势头,投资回本周期或许能缩短至一年。
回到家,两人分别洗澡,约好到楼顶乘凉。
小汪他们早已搬进接待中心的职工宿舍,应随家这栋房子的二楼、三楼以及楼顶天台,如今完全成了他俩的私人空间。
繁忙的工作结束,能在专属的空间里静静相处,显得尤为珍贵。
应随先一步上楼,他点燃一盘蚊香驱散夜虫,又切了半边冰镇西瓜,等待方忆到来。
方忆穿着一条吊带裙,头发半干,发尾还隐约透着湿意,她身上带着沐浴后清新的香气,自然地挨着应随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