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舌战群儒,一策安南(2/3)
兵部侍郎宗楚客,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他从队列中站出,冷笑道:“王待诏说得好听!赦免胁从?免除赋税?简直是妇人之仁!如此一来,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造反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今日赦姚州,明日是否就要赦安南?长此以往,国法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一部分法家官员的共鸣。
“宗侍郎所言极是!国法如山,岂能因蛮夷叛乱而动摇!”
“赏罚不明,天下必乱!”
面对宗楚客的诘难,王缙(王秀)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宗侍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敢问宗侍郎,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如今叛军数万,民心不定,若强行攻城,需我大唐将士,流多少血,死多少人?需我大唐国库,耗费多少钱粮?”
“我一纸诏书,可不费一兵一卒,瓦解敌军大半。
我免他三年赋税,却可省下十年军费。
这笔账,宗侍郎,可会算?”
他一连串的反问,如同连珠快箭,射得宗楚客哑口无言。
“你……你这是诡辩!”宗楚客憋了半天,只能憋出这么一句。
王缙(王秀)不再理他,而是转向了龙椅上的李显。
“陛下,这还只是前两步。
臣之策,最关键的,是第三步。
”
“第三步,名为‘改土归流,长治久安’!”
“改土归流”四个字一出,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四个字,给镇住了。
这是一种极其超前,也极其大胆的政治构想!其核心,就是废除边疆地区原有的土司头人制度,改由朝廷直接派遣流官进行管理,将边疆之地,彻底纳入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
这想法,历朝历代都有人提过,但真正敢于实施,并成功的,寥寥无几。
因为这会触动边疆地区最根本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更大,更持久的动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连张柬之,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王缙,胆子也太大了!
“胡闹!”武三思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厉声喝道,“王缙!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姚州之地,自前朝以来,便由当地部族首领自行管理,此乃祖制!你竟敢妄言更改祖制,是何居心?你是想让整个西南,都烽烟四起吗?”
这顶“违背祖制”的大帽子,扣得不可谓不重。
王缙(王秀)却挺直了脊梁,迎着武三思那杀人般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梁王殿下,祖制,是用来安定天下的。
若祖制已成祸乱之源,为何不能改?”
“正是因为这土司之制,才让姚州之地,只知有部族首领,而不知有大唐天子!才让那些土司头人,拥兵自重,动辄叛乱!”
“今日不改,明日,后日,姚州之乱,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西南边疆,将永无宁日!”
“故而,臣请陛下,以此次平叛为契机,行长久之策!凡是参与叛乱的部族,其首领一律废黜!其土地、人口,收归国有!由朝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