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3)
要知道,没有票证的情况下,一斤鱼能卖五毛左右,二十斤就是十块钱。
要是一天能钓一百斤,那可就是五十块,抵得上他两个多月的工资了。
“三大爷,这鱼饵做起来不难,李家村臭水沟那边有很多老蚯蚓,风干之后……”
沈为民随口编了几句,不管阎埠贵信不信。
阎埠贵半信半疑,但更多是不信。
这鱼饵肯定不一般,沈为民明明是个钓鱼新手,既不会压钓,也不会挑位置,却钓了两大桶鱼。
要不是鱼饵的问题,还能是为什么?
周围几个老大爷也你看我、我看你,一脸将信将疑。
临走时,鱼饵还剩一点点,沈为民随手递给了那位穿补丁的老大爷。
“老大爷,还剩这么点鱼饵,您要不嫌弃就拿着吧。
”
阎埠贵见状,赶忙凑上前说:“为民,我正想跟你借点鱼饵呢。
”
“要不给老阎吧,我就是钓着玩的。
”老大爷淡淡地说。
“三大爷和我一个院的,鱼饵我随时能给他。
”沈为民敷衍道。
这鱼饵是系统给的,他可舍不得给阎埠贵这人精。
阎埠贵见沈为民这么说,也不好再强求。
“谢谢你啊,小伙子,我记住你了。
”老大爷满意地接过鱼饵。
沈为民之所以把剩下的鱼饵给老大爷,是觉得这位老大爷不一般,说不定以后还能遇见。
一旁的阎埠贵气得牙痒痒。
他本以为低声下气一点,沈为民会看在他是三大爷的份上把鱼饵给他,谁知沈为民宁可给一个陌生老头,也不给他。
真是恩将仇报,喂不熟的白眼狼。
沈为民看着面前的两大桶鱼发愁,这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十斤。
就算于莉跟他回家,两人也得吃上好一阵。
一天吃一斤鱼,都能吃一个多月。
不如卖掉一部分,反正系统里随时能抓鱼。
阎埠贵察觉了沈为民的念头,猜他肯定吃不完,会找地方卖掉。
于是他假装离开,实则躲到不远处盯着沈为民,就等他投机倒把的时候抓个现行!
沈为民两手各提一桶鱼,朝自行车走去。
于莉想帮忙,却被他拦住了。
这种体力活,他哪舍得让于莉动手。
沈为民刚把自行车停稳,望着那两桶鱼发起愁来——这么多鱼,怎么运回家呢?
路过的行人见他提着这么多鱼,纷纷凑上前打听:“小伙子,这鱼是从后海钓上来的?”
“对。
”沈为民笑着点头。
众人围拢过来,眼里满是羡慕。
一位大爷开口道:“这么多鱼你也不好拿,不如便宜点让给我们?”
“就是,拿了钱正好带媳妇买点别的。
”
“这条得有两斤吧?我出八块一斤!”
“我拿一斤肉票换这条八斤的!”
“这两条我都要了,一条给两块钱,一条给三斤粮票。
”
大家争先恐后地掏钱掏票,都想换几条刚出水的鲜鱼。
这后海钓的鱼不仅肉质鲜嫩,煮汤更是美味,算下来才四毛钱一斤,实在划算。
沈为民和于莉一边道谢,一边忙着换钱换票。
这个质朴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令人动容。
正当二人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沈为民!你竟敢投机倒把!”只见阎埠贵踉踉跄跄地冲过来,满脸得意。
他等这一刻太久了,总算抓住了沈为民的把柄。
于莉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投机倒把的罪名可不轻。
沈为民立刻反应过来——阎埠贵根本就没走远,一直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