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伟大的理想信念(2)(1/3)
见亚龙痴呆呆地望着自己,摊主微笑着用沙哑的声音说:“小兄弟,从图书大厦出来,没有买到想要的书?喜欢什么书?看看我这里有没有?”亚龙以微笑回应,心想,这个家伙在体验生活吧?对周围的人观察居然如此仔细……或者,会不会像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黑三角》里面演的那样,是台湾或者美帝国主义派遣来深入大陆的一个老谋深算功夫超强的间谍?
“看你文质彬彬,是个爱读书的小伙子,想看什么书呢?看我这里有没有你喜欢的?”摊主再次搭话。
亚龙不愿意让别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看透心思就容易被人掌握主动,从而使自己陷入被动。
“我看一看。
”亚龙说着蹲下来,随手拿起一本封面为身着铁路工人制服的李玉和高举号志灯亮相的《红灯记》画册翻看,他记得家里有一本类似样式的《红色娘子军》画册。
他仿佛感知到摊主在想:“哦,你对画报感兴趣吗?你应该知道这个样板戏,不过,想你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还远没有到怀旧的时候呢。
你是不是应该对更加新鲜更加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呢?”亚龙不自觉地感到脸颊发热,放下画报,看到摊主的脚边有一本白皮小册子,亚龙伸手去够,摊主从容地拿起册子递给亚龙,说:“嗯,有缘呢,这是个好东西。
”
这是一本只有二十几页的B5尺寸薄册子,用制作学生试卷的手工蜡版印制,封面正中赫然写有手写体的“成功秘笈”四个大字。
从摊主手中接过册子的同时亚龙在想,这是哪方面的成功秘笈呢?是给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政治家还是老师和学生的秘笈?亚龙翻看这本看上去有些古怪的私人印刷品。
翻开第一页,上书:每个人生来就要惶恐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由自主要自问自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
许多人终其一生追寻答案,至死一无所获。
这些问题,只能由你自己回答。
人的肉体生命有限而短暂,这一客观规律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世界却美妙绚烂,具有无限可能性。
本文精粹上古至今五千余年古人智慧,为尊贵的有缘读者提供一条可供探索的通天大道……
亚龙感触到这本书文字那超凡的热度和毕露的锋芒——如此这般从非官方渠道提供人生指南,用“古人智慧”、“通天大道”、“有缘”这些看上去封建、迷惑人和宗教用语,让亚龙如芒在背。
勾起了亚龙对其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亚龙不好意思细读每一行内容和每一个字,就像人们在水果摊贩面前不可能尝遍每一只水果之后才掏钱购买那样。
亚龙跳页翻阅后面内容:
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觉悟生命本质:有限的生命惟有借助永生的精神符号才能代代传衍,惟有精神文化符号才能承载一代一代的生命信息,他们便是龙、是凤凰、麒麟,等等。
龙,乃天人合一之集大成者。
本书第一册主论“龙”。
亚龙心中一震,但努力掩饰自己,不露声色地继续翻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管子·形势解》中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
第一步:蛇变蟒……;第二步:蟒变蚺……;第三步:蚺变蛟……;第四步:蛟变龙……;第五步:龙变角龙……;第六步:角龙变应龙……;第七步:应龙变金龙……;作为世间最高等生物,人要化身为人中之龙,则必须经历比由蛇化龙复杂得多的过程,至少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由庸人进化为圣人,犹如由蛇化龙的艰难过程。
亚龙心想,这些东西在过去可谓有浓重的封建迷信之嫌,如今还有人如此愚蠢地张扬这些看上去胡言乱语之词。
但这些神秘的说法仍然让亚龙痴迷,他继续如饥似渴地翻阅如下内容:
龙,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一代的祖先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龙从远古一直飞腾翱翔到今天,更加精神焕发!……古人炼丹求仙追求永生;如今锤炼自己,使自身化为龙凤而获永生。
因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将我们所思所想、所求所愿之美好憧憬倾注到龙的身上,它带着我们驶往永生之路。
龙,不死。
龙,另一种活着。
亚龙想,这样的说法倒是有一定道理。
继续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