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第25章 去你娘的天道!

第25章 去你娘的天道!(2/3)

朱允熥将祖父的震怒与父亲的忧虑尽收眼底。

     一段来自后世的记忆汹涌而来。

     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北地奇寒”、“边镇饥馑”,背后其实是宏大的天地剧变。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挑衅,而是地球小冰河期的无情降临。

     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那条跨越千年的气候曲线。

     草原化为冻土,牧群成批倒毙,胡人不南下抢掠,整个部族就只能饿死冻死。

     霜冻早至,生长期不够,再勤劳也种不出粮食,大明北疆的军屯自然失效。

     一股来自数百年后历史责任感在胸中激荡。

     是时候让父祖明白: 大明真正的敌人,不是蒙古铁骑,不是女真部落,而是这骤然变得寒冷的天气!与周期性的气候变冷相比,人类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他思虑再上,毅然上前一步,开口道: “皇祖父,孙儿研读历代典籍、舆地志及天文记录,略有心得。

    或可从一个横跨千年的‘天时’角度,试解今日困局之根源。

    ” “你是说千年?”朱元璋满脸不可置信。

     朱标闻言,也挺直了身子,目光灼灼看向儿子。

     朱允熥开始阐述来自后世的知识: “气候并非恒久不变,而是存在悠长而冷酷的‘呼吸’——温暖期与寒冷期,常以数百年为间隔交替出现。

    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抵抗。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商、春秋至西汉、隋唐,均属于温暖期。

    在那时,中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

    强汉之所以能北逐匈奴、开通西域,正是因为处在温暖期里,河西走廊水草丰美,足以支撑大军远征。

    此乃‘温暖期,利中原,利西北’。

    ” 细细想来,这话的确有几分道理,朱标也熟读历朝地理志、天文志,禁不住微微颔首,很快被这宏大的视野吸引。

     朱允熥话锋一转。

     “然而天道无情。

    自东汉末年开始,直至魏晋南北朝,华夏跌入了第一次漫长寒冷周期。

    皇祖父,父王,你们可曾想过,为何那时北方胡族会如潮水般涌入中原,酿成五胡乱华?不仅仅是晋朝皇室昏庸无能,更是因为草原酷寒,水草枯竭。

    " “盛唐时气候回暖,因此能再造辉煌,缔造贞观之治。

    但好景不长,自北宋中后期起,第二次寒冷周期悄然降临! 这便能解释,为何契丹、女真、蒙古,这些草原枭雄会一波强过一波,前赴后继地南下!因为他们同样是被身后步步紧逼的寒潮推着,来找寻生机!北宋之亡,南宋之殇,不仅仅是奸佞误国,更是这凛冽天时在发威!” “宋末元初,气温有短暂回暖。

    但很快又进入一个绵延数百年的寒冷周期!这意味着,北方草原白灾频发,牧民生计艰难,为活命,他们便会如饿狼般不计代价南侵!这就解释了鞑靼、瓦剌、女真为何全线出击,不是什么联动,而是因为他们同样受到了严寒天气的逼迫!” 朱允熥讲到这里,朱标顿时恍然大悟,鞑靼和瓦剌虽同为蒙古人,却相互仇视,哪有那么容易联动? 朱允熥见父祖皆面露赞许之色,继续说道: “同时,在寒冷期,北方霜冻来得更早,旱蝗更易成灾,粮食产量难以稳定。

    这也是为何我朝立国以来,北方民生恢复艰难,边镇屯田力不从心的根本原因。

    ” “反观南方,正因全局气候转冷,酷热瘴疠大减,沼泽渐退,更适宜农耕。

    经数百年开发,加之北人南迁带去技术与劳力,方成就今日鱼米之乡。

    我大明税赋,七成仰给东南,如此格局正是气候千年变迁所导致的!” 朱允熥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反击皇宫 大明神医 北洋钢铁军魂 三国渔皇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穿越大夏秀诗词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鬼王爷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大明执政官 在大唐苟活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这就是你的宿命 外卖侠闯大周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墨苏传 我自己搞,新大魏!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这个师爷很科学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玄黄问道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寒甲御天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箭神三少爷 宗武世界,游历江湖 综武:开局宗师境,馋哭黄蓉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天下一帝秦始皇 绣春雪刃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