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怪病登场,群医束手(2/3)
全套、激素水平检测等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
”
主持人看向家属席,声音低沉:“目前,主流的倾向性意见有两种:一是认为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尚未被完全认识的精神心理疾病,可能是某种严重的躯体化障碍或癔症;另一种则认为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器质性病变,但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捕捉。
”
“今天,我们恳请各位专家,集思广益,为林小雨,也为医学界解开这个难题!”
主持人话音落下,会场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张病床上颤抖的身影上。
家属席上,林小雨的母亲再也忍不住,压抑的哭声低低地响起,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短暂的沉默后,主持人宣布:“现在,请各位专家上台,近距离为患者进行检查和会诊。
”
首先上台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神经内科权威张教授。
他走到病床边,仔细查看了林小雨的状态,翻开她的眼皮观察瞳孔,又拿出叩诊锤检查了基本的神经反射。
他眉头紧锁,摇了摇头,低声对旁边的助手说了几句。
助手立刻拿出便携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仪,在林小雨的头部贴上电极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场巨大的屏幕上同步显示出脑电图的波形。
波形杂乱,但并没有出现典型的癫痫波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波。
张教授盯着屏幕看了许久,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着话筒说道:“患者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确器质性损害定位体征。
脑电图虽有轻度异常,但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癫痫或脑炎模式。
目前…无法用已知的神经病理学解释其症状。
”他带着困惑和遗憾走下了台。
紧接着上台的是一位精神科权威王主任。
他尝试与林小雨进行交流,但林小雨眼神涣散,对提问毫无反应,只是不停地颤抖和呓语着“冷…好冷…”。
王主任仔细观察了她的表情和细微动作,又询问了家属关于她狂躁发作时的具体表现。
最后,他沉声道:“患者存在明显的感知觉障碍(寒冷感),伴有意识分离状态(狂躁失忆期)。
从精神症状学角度,高度提示为严重的分离转换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癔症。
但如此严重的躯体化表现,确实罕见。
治疗上…建议尝试高强度心理干预结合药物稳定情绪,但…效果难以保证。
”他的语气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后,又有两位西医专家上台,分别从内分泌和免疫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推测,但都因为没有明确的实验室证据支持,最终只能摇头表示束手无策。
西医专家们束手无策,众人的目光自然转向了中医名家。
一位在江城颇有名望的老中医孙老被请上台。
他须发皆白,步履沉稳。
他坐到病床边的椅子上,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林小雨冰冷的手腕上。
他闭目凝神,仔细感受着脉象。
良久,他睁开眼,眉头紧锁,对着话筒缓缓道:“患者脉象沉细微弱,几不可察,尺脉尤甚。
此乃真阳大虚,命门火衰之极!阳气衰微,不能温煦四肢百骸,故有彻骨之寒。
阳气虚极,阴寒内盛,扰乱心神,故有狂躁失魂之症。
此病…凶险!”他提笔开出一剂大剂量温阳回阳的方子(如四逆汤、参附汤加味),但言语间也并无十足把握。
紧接着上台的是一位擅长祝由科和疑难杂症的钱老。
他观察了林小雨的气色和眼神,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质淡紫,苔白厚腻),掐指算了算,面色凝重地低声道:“此女印堂发暗,眼神涣散无神,舌现紫气,此乃邪祟缠身,阴寒入体之兆!且此邪祟非同小可,怨气深重,已侵入心脉骨髓!非寻常符咒汤药可解!需寻道行高深之人,做法驱邪,辅以纯阳药物固本…”他的说法更是玄奥,引来台下一些西医专家的微微摇头和窃